三相不平衡的危害及治理的方法是什么
三相不平衡: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三相电流(或电压)幅值不一致,且幅值差超过规定范围。三相不平衡是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三相不平衡超过了配电网可以承受的范围,那么整体的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就会受到影响。根据国家标准,三相不平衡主要是包括:电力系统公共连接点正常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为2%,短时不可超过4%。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可以作为一个电能质量的衡量标准。
工具/原料
三相不平衡智能调节器
引起三相不平衡的原因
1、 对于配变负荷的监视力度的削弱。在配电网的管理上,经常会忽略三相负荷分配中的管理问题。在配电网的检测上,对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也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测和调整。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造成了三相不平衡的现象,例如线路的影响以及三相负荷矩的不相等等。
2、 三相负荷的不合理分配。很多的装表接电的工作人员并没有专业的对于三相负荷平衡的知识概念,因此在接电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要控制三相负荷平衡,只是盲目和随意的进行电路的接电荷装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其次,我国的大多数电路都是动力和照明混为一体的,所以在使用单相的用电设备时,用电的效率就会降低,这样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的不平衡状况。
3、 用电负荷的不断变化。造成用电负荷不稳定的原因包括了地II经常出现的拆迁,移表或者用电用户的增加;临时用电和季节性用电的不稳定性。这样在总量上和时间上的不确定和不集中性使得用电的负荷也不得不跟随实际情况而变化。在总量上和时间上的不确定和不集中性使得用电的负荷也不得不跟随实际情况而变化。
三相不平衡的危害
1、 增加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 配电变压器是低压电网的供电主设备,当其在三相负载不平衡工况下运行时,将会造成配变损耗的增加。因为配变的功率损耗是随负载的不平衡度而变化的。
2、 增加线路的电能损耗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网络中,电流通过线路导线时,因存在阻抗必将产生电能损耗,其损耗与通过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当低压电网以三相四线制供电时,由于有单相负载存在,造成三相负载不平衡在所难免。当三相负载不平衡运行时,中性线即有电流通过。这样不但相线有损耗,而且中性线也产生损耗,从而增加了电网线路的损耗
3、 配变出力减少 配变设计时,其绕组结构是按负载平衡运行工况豹肉钕舞设计的,其绕组性能基本一致,各相额定容量相等。配变的最大允许出力要受到每相额定容量的限制。假如当配变处于三相负载不平衡工况下运行,负载轻的一相就有富余容量,从而使配变的出力减少。其出力减少程度与三相负载的不平衡度有关。三相负载不平衡越大,配变出力减少越多。为此,配变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运行,其输出的容量就无法达到额定值,其备用容量亦相应减少,过载能力也降低。
4、 影响用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配变是根据三相负载平衡运行工况设塥骈橄摆计的,其每相绕组的电阻、漏抗和激磁阻抗基本一致。当配变在三相负载平衡时运行,其三相电流基本相等,配懈吡赜痖变内部每相压降也基本相同,则配变输出的三相电压也是平衡的。假如配变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运行,其各相输出电流就不相等,其配变内部三相压降就不相等,这必将导致配变输出电压三相不平衡。同时,配变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时运行,三相输出电流不一样,而中性线就会有电流通过。因而使中性线产生阻抗压降,从而导致中性点漂移,致使各相相电压发生变化。
三相不平衡的解决办法
1、 三相不平衡智能调节器(LBSTUR) 三相不平衡智能调节器是一种用于动态治理配网三相不平衡、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够根据配网用户由于不同时间段或不同负荷导致的配网三相不平衡电流,利用先进控制算法分离出不平衡电流的正负零序及无功,通过触发功率器件IGBT,使逆变器发出与之相反的抵消电流,达到消除不平衡及补偿无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