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小孩成绩的同时更应关注小孩的心理
1、 其实很简单,家长对小孩的投入真的很多吗? 相信很多家长一定会说是的,我投入了很多,我每年花在小孩的补课费上就是几万元,我每天非常努力的工作,就是希望能够给小孩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成长环髻蔫进黝境,等等一系列的东西都无不充斥着家长对小孩的重视。但是事实上,在如今这种社会环境中,很少有家长真真切切的去关注过小孩的心理动态,或者主动去观察小孩的心理动态,只有当发生了问题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是否这一方面做的到位。小孩的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非常重要,幼儿园是幼儿园的心理动态,小学又是小学的心理状态,若要细分的话,小学三年级以前是一个阶段,三年级又是一个阶段,三年级以上又是一个阶段,初中更要分阶段对待。永远要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人只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但并不代过份的聪明是一件好事,我们要区分对待。
2、 攀比虚荣心 物质丰富了,我们大人尚且在有些时候都不能控制自己的虚荣心,攀比心以及各种欲望,更何况是思想、身体各个方面的未成年的小孩呢?他们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心理也不是单一不变的,可能也会有一些需要我们家长足够用心去观察才能察觉到的心理动态。
3、小孩出现问题时,在成人与成人之间只能选择成人 成才之前先需成人,那为什么我们不多用一点心,让小孩既能成人又能成才呢,而不是到了出现问题必须舍弃其中之一的时候,无奈而又不甘的说一句:我现在对我小孩已经没有多大期待了,我也不要求他一定要考多少分,一定要进某一个好的学校,我只希望他不要学坏,安安稳稳的成人就罢了。何其的一种悲哀,其实是自己的一种失责。
4、父母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如今这种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的时代,我们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 为人父为人母者,如何当好一个合格/优秀的父母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去学习,并且还要去实践,并不是你生了小孩你就一定有资格做母亲,你挣了多少钱就一定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5、与小孩做有效沟通 很多父母,尤其是母亲,天天在小孩面前喋喋不休,还美其名是为小孩好,我不否认,但是过份的啰嗦只会让小孩非常烦,而且还会降低自己在小孩心目中的形象,尤其是那些说起来口若悬河做起来却不令小孩信服的家长。少唠叨,多情理结合跟小孩沟通,这样小孩也愿意与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