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8种省钱坏习惯
1、1. 仅仅因为特价而买个人理财写手齐娜·库莫克说:“特价(sale)是最危险的四字单词。”随着团购网站的兴起,仅以划算为目的的冲动性购物产生了越来越大的诱惑。她解彩惚湛厦释道:“我们经常发现某笔买卖太划算了,觉得不能错过。”服装特价可能尤其诱人:我们以半价为理由来为自己购买不需要的东西开脱,或者是自己跟自己说,“有朝一日”我们会穿那件衣服的。理财师建议我们退订诱人邮件通知或删除团购应用,以控制争抢特价品的诱惑。实在没有办法了,那就把理财专家的这句至理名言铭记在心吧:“衣柜里最贵的东西是你不穿的那一件。”
2、2. 为了打折而办商户信用卡面对这样一个条件,似乎不用多想:办一张信用卡,第一笔消费可以减掉10%到20%。但是商户信用卡利息很高,滞纳金很重,并且常常诱使人们比使用现金或借记卡购买更多的东西,特别是为了利用第一次使用享受的折扣。除非你打算用这张卡一次性地进行大额采购、把账还清,之后再也不用那张卡,或者是在你经常去购物或只在那里购物的商户那里开卡,否则光为了第一笔的折扣而开卡就不值得。
3、3. 开很远的车,只为用掉一张优惠券在很多人都发现最后变成了陷阱的那些省钱技巧当中,主要的那些技巧常常都是让人觉得马上就可以省钱,而不是让人思考长凿绱狁砼远来看省不省钱。比如如果有一张优惠券或听说某家店打折,有些人会开很远的车过去。他们也不想一下开更远的车或开往一些不同商店所浪费的油钱。”某省钱专家也认为,过于努力地寻找打折优惠到头来反倒有可能让你多花钱。“为了买打印机油墨能省下50元而跑到一家来回需要一小时的零售店,就是没有很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最好是把这一小时的时间用到其他方面省下更多的钱,或者是生钱。”所以在开着车满城跑之前要想一想,那件东西是不是真的需要,或者说如果把一路上的花费加进去,你所花的钱是否值得。另外还要在驱车前往店铺之前在商家的网站上看看这张优惠券能不能使用。
4、4. 批量购买好多大型零售店很适合大家庭买东西,但一般的人可能不会因为大批量采购而真正受益。在大批量采购的时候要好好挑选。“厕纸、洗洁精、洗衣粉和垃圾袋大批量购买都没有问题,对于容易腐败的物品,建议跟朋友或家人合伙购买,免得最后不得不扔掉一些没有使用过的或过了期的物品。
5、5. 为了免运费,在网上购买更多东西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马上就要结账的时候,才发现需要再花20元才能免掉运费。结果是你常常为了省掉几块钱的运费而花了比最初计划更多的钱。”
6、6. 什么都买最便宜的如果你购买每一样东西都习惯性地瞄准最低价格,一定时间过后你可能反而会花更多的钱。他说:“相反,养成花钱买某些优质产品的心态,到时候你反倒能省下不少的钱。因此建议,特别是在购买大额物品之前要先做好研究,并确保自己买的是一件优质产品——多花的钱绝对值得,因为你不需要很快就替换。这并不是说任何东西都不能购买最便宜的,而是说一定要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买最便宜的。比如说,去一元店购买办公用品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是要买一台平板电视机或笔记本电脑,为高品质多花点钱是有好处的。
7、7.为获得信用卡奖励而多花钱虽然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拥有一张提供奖励的信用卡可以享受返现、航班里程积累、免费酒店住宿等好处,但这并不意味着仅仅为了获得这些好处就值得增加每月的开销。如果你为了获得3%的返现而用信用卡花了1000元,这根本就不是省钱。”
8、8. 所有的东西都在黑色星期五购买大家都知道黑色星期五那天可以买到一些非常划算的东西,但理财师提醒,不要把所有重要采购都放到那一天。她说:“虽然黑色星期五那一天是享受折扣的大好时机,但其他类产品可以在一年中的其他时段以更优惠的价格买到。特价是有季节性的,比如春季适合买冬装,因为那时候商家要清空库存,为暖和天的服装腾出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