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如何对待时间
1、做好时间管理,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梳理出高效时间、黄金时间、常规时间和碎片时间,根据四象限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兴趣等各项任务,同骀旬沃啭时做好精力管理、资源整合,将时间高效利用起来。
2、将时间用在关乎梦想的事情和最重要的人身上。无关紧要的事情少做、不重要的聚会少参加,多陪陪家人,投入时间到目标领域。
3、善用工具,外包大脑,将需要记忆的东西留给笔记工具,腾出大脑空间用来思考更有意义和有创意的事。购买会员,减少用在免费寻找资源的时间。
4、向牛人请教,当遇到解不开的问题时,找牛人大咖,有时别人的一两句话可能很快点醒了深处谜团中的我们,节约出来的时间用来做更有价值的事。
时间观
在古代,光阴表示时间。时间是人根据物质运动来划分的,不是本来就有的,宇宙中的“时”本来是没有间的。物质运动需要耗费“时”,
但是如果不把“时”分割成间,我们的思维就无法识别“时”,我们之所以能思考,是因为思维能对物质世界命名,物为实,思为虚,思命物以虚名,为思所用。没有进行分割过的“时”,无法被命名,无法进行区分,只有分割成“时间”后,才能被思维所用,因为分割后可以命名了。
比如我们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运动过程划分为一年,地球自转一圈的运动过程划分为一日,这样的划分便于思维使用数字符号来计算。如果你不是生活在地球上,绝对不会以地球的运动过程来分割时。所以,时间不过是人为了便于思维思考这个宇宙,而对物质运动进行的一种划分,是人定的规则,而并非什么自然规则。间是人为的划分,怎么分都可以。
时间是一种客观存在。时间的概念是人类认识、归纳、描述自然的结果。在古中国,其本意原指四季更替或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轮回,《说文解字》曰:时,四时也;《管子·山权数》说:时者,所以记岁也。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时间的概念涵盖了一切有形与无形的运动,《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
可见时是用来描述一切运动过程的统一属性的,这就是时的内涵。由于古代人们研究的问题基本都是宏观的、粗犷的、慢节奏的,所以只重视了“时”的问题。后来因为研究快速的、瞬时性的对象需要,补充进了“间”的概念。于是,时间便涵盖了运动过程的连续状态和瞬时状态,其内涵得到了最后的丰富和完善,“时间”一词也就最后定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