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CPU
CPU是电脑中,最为关键的部件,负责电脑数据的运算和处理。下面分享一些挑选CPU的经验。
工具/原料
电脑
键盘,鼠标
性能
1、主频对CPU的运算效率影响较大。一般而言,同架构下,主频越高,CPU性能越好。现代的CPU大多具备睿频功能,能够自适应的进行超频、降频操作,所以在比对参数是,不仅仅要看CPU的基础频率,也要看CPU的睿频频率。
2、核心数能够侧面的反映出CPU的整体规模。通常来讲,同架构下,核心数越多,CPU性能保米马藁越好。但核心数的优势并非绝对的,两个瘦子有时也不一定比一个胖子重。目前对于锐龙系列和酷睿系列的核心数一对一比对是可行的,但对于老旧的FX系列CPU,只能将两个核心按一个算。
3、缓存是直接集成于CPU上的存储区,速度和延迟远远高于内存与硬盘。通常缓存越大,CPU性能越好。CPU缓存往往分多级,许多集成GPU的CPU受制于规模,会取消三级缓存,限制CPU性能的发挥,要注意区分。
4、核心显卡的性能也是对CPU进行考量的一个重要项目,尤其是对于那些计划使用核显而非独饺咛百柘显的用户。通常锐龙系列的核心显卡性能要多倍于旎髂坑若同级别的酷睿CPU。除了带有G尾缀的锐龙CPU和不带F尾缀的英特尔CPU,其他如至强等CPU不带有核心显卡,无法在没有独立显卡的情况下进入系统!
5、PCI-E通道数是指CPU本身支持的PCI-E通道条数。显卡、M.2固态硬盘往往使用PCI-E通道与C霸烹钟爷PU进行数据传输,所以通道数越多,说明CPU越好。当使用多PCI-E设备时,CPU的PCI-E通道数尤为重要,当通道数不足时,轻则扩展设备降速,无法发挥全部性能;重则直接无法使用。例如老锐龙在接入显卡和M.2硬盘占用20条通道后,再插入其他PCI-E设备,便会导致显卡或M.2硬盘降速。PCI-E也分为3.0和4.0等多个版本,PCI-E 4.0的带宽是PCI-E 3.0带宽的两倍,同时各版本PCI-E接口相同,向下兼容。
6、超频能力是衡量CPU在原有频率基础上,超频的能力。超频能力越强,则CPU的性熹栳缂靖能潜力越强。锐龙全系列支持超频,而酷睿系列只有带有K尾缀的CPU才可以超频。需要注意的是,超频需要主板的支持,否嬴猹缥犴则即使CPU支持,也无法进行超频。
7、在评判CPU性能时,要善于应用CPU天梯图和量化的跑分软件,以此可以快速的对不同架构、不同年份的CPU进行比对。
兼容性
1、插槽类型是指CPU针脚的接口类型。各品牌,各系列,各制程产品往往不同。目前主流的有锐龙系列的AM4接口和酷睿系列的115x接口。也有老旧的FX系列的FM2/AM3接口和至强系列的20xx接口。
2、TDP是衡量CPU发热量的指标。发热量大的CPU需要匹配更强劲的散热系统才能保证性能的全速发挥。当对机箱体积有要求时,优先选用TDP较小的CPU。80W以上的CPU,需要对散热系统仔细规划。
3、指令集是CPU内优化的指导CPU工作的命令集合。缺少对新指令集的支持,会导致电脑无法运行某些游戏或软件,或在运行时降低运行效率。这也是许多老旧CPU面临的问题。
4、虚拟化技术是CPU层面的资源管理程序。简而言之,拥有虚拟化技术的CPU,允许电脑高效的运行虚拟机。对于需要利用到虚拟机的用户,虚拟化技术非常重要,要优先选购带有虚拟化技术的C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