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用最少最零碎的时间复习

2025-04-18 10:21:05

笔试140+,面试85+,部□委上岸,回报论坛——用最少最零碎的时间复习

可能有人认为这贴是广□告,但我相信看完全文的朋友们绝不会这么认为。为了避免冲突误解,这里提前公布我所有的复习资料:

行测:某G的书(为什么选择这个我后面已经写明了)+某Z行测的网站(只推荐资料分析部分)+某G某T各10套模拟卷(最后因为时间关系只各做了6套).申论:某T的万能宝典+某T的一本申论详解(忘了叫什么名字了,书收起来了,大致是分类型练习申论题,就是什么概括啊、分析啊等等不同类型的指导和练习)+《理论热点面对面》(尤其推荐2010年的)面试:一本1000题+一本面试流程解释及模版套路的书(为避免广□告嫌疑,不写名字了,反正这两类书市面上很多,内容都差不太远,我当时在书店看了一圈,然后挑自己认为内容最全面的两本拿的)

一套练习速读记忆的软件,是我用最少最零碎时间复习上面这些“武学宝典”的“内功心法”。需要说明的是,那个网站因为是去年10月份登陆做题的,不能确定现在是否资料分析还是50题一套卷子,大家请谨慎进入,如果有在上面做题的朋友,也可以跟帖提供最新信息,谢谢!过几天就要正式报道了,国考期间在大家网学到了很多,现在部□委上岸,特地来分享自己的心得,回报论坛。

想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此贴的标题:如何用最少最零碎的时间复习。先说说我的情况吧:全职妈妈,参加国考时孩子不满一岁,甚至当时还在哺乳中。或许有很多人会认为,全职妈妈天天在家,当然有时间复习,其实这完全是误解。小孩的事情多而繁杂,简直令人难以想象,即便是我的母亲帮着带孩子,我偶尔抽空做题,也很少有完整的时间能让我做完一套试卷。通常是行测做了5-10题,小孩就饿了、尿尿了、要读书了、要玩了、要妈妈抱抱了……或者是要洗他的尿片了,要拖地了,要处理他的baba了……总而言之,没有整块的时间是我复习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毫不夸张的说,我的申论甚至从来没有完整的完成过一张试卷,这个,可能会让很多人惊讶吧。无论笔试还是面试,我的复习时间都是少而零碎的,但是依然取得了笔试140+,面试85+的成绩,所以,现在我可以毫不犹豫的告诉大家,只要掌握了方法,即使是少而零碎的复习时间,同样可以拿高分,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职位的选择:很多人写过经验,要如何如何选择职位,挑什么样的时间报名。在我看来,这件事情远没有这么复杂,任何职位都是一样的——只要你能考到足够高的分数。或许有人说,我的职位500:1,我的职位1000:1,甚至更高,这些数字看上去十分吓人,但我始终坚信一点,除非专业特别冷门的职位,否则无论多少人报名,真正能与自己竞争的只有十个人而已。是的,就是十个人。这十个人必然是聪明的,勤奋的,复习准备十分周到的,只有他们有资格与你一同进入这场角逐,而你的目标,就是从这十个人中脱颖而出,而其他那几百几千人都是浮云。对于行测,需要大量大量的做题,然后总结经验,申论,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就是抄、写、背、读,无论大量做题还是抄、写、背、读,都需要你用高效的学习效率来保证学习效果,毕竟我们只是用最少最零碎的时间复习,所以无论在复习或者考试中,我们是绝对不能输给时间的,很多人说公考的“舍”“得”,放弃某个模块,我个人觉得这真的是很愚蠢,在这角逐的10个人中,那个不是对每个模块都做到很深恨透的,放弃了,你还拿什么跟人家争?就差那几分进面,你还真的舍得吗?我敢这样说的原因是我掌握着快速阅读和记忆,特别是阅读能力,我现在有将近3500字每分钟的阅读速读,它是我用最少最零碎时间复习的一个根本保证,学会快速阅读,不仅在复习过程中效率倍增,在考试过程中更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效率,使行测的每个模块都能得到保证,而且,在我们一眼多看几个字的时候,还能够高度的集中我们的思维,大大的利于申论归纳总结。想学的朋友可以在参考资料里面下载学些,强力推荐给久久不能上岸的同学,等大家上岸后,会回来感谢它的。

事实上,我在选择职位的时候就是抱着这种想法,所以完全没有关注数据,只根据自己的喜好,甚至早早的就报好了名。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个人,但是,我想所有考公的诸位都应该有这种必胜的信念,才能在接下来的路途中一往无前。二、关于行测:废话少说,直入正题。行测是笔试分数的基础,我当时的目标是75分。很可惜,最终差了一点点。而事实上,行测达到75分并不是难事。首先,推荐买某G的行测书以及至少10套以上某G或某T的行测模拟卷。某G的行测书中最好的一点是数学运算的题型非常丰富,而且有很多速算的方法,而其他几个大块的内容某G和某T的书其实没有太大区别,所以还是建议某G吧。其次,单项练习,熟悉各个模块的题型。对照书本单项练习,可以将重点或易错点记录在一个小本上,方便考前迅速过一遍。在这里,也重点提一下资料分析,这一部分恐怕是很多人的硬伤,沉下心算都能得到准确结果,但是实在太费时间,令人又爱又恨。我很幸运,在行测的速度没有进展提高的时候,顺着QZZN上一个大牛的文章找到了一个练习行测的网站,充了30块钱试试看。刚开始我很失望,因为那个网站上的题目都相对简单,虽然可以计时,可以算分,可以随时暂停下来去处理宝宝的事情,但是偏简单的题对我来说太没有挑战性了。抱着充了值不能浪费的想法,我抽空还是在上面练习着,直到那天点入了资料分析部分的练习。不知道是网站bug,还是有意为之,10题一套的分模块试卷里,资料分析竟然有50道题!那天晚上孩子睡了以后,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把这50道题做完了,头昏脑胀,做得想吐。可是,相对来说资料分析的训练对我来说是比较有帮助的,所以我剩下的那点钱都投入到这个部分中,网站也没有让我失望,每套资料分析都是50道题。就这样,3天后,我突然觉得自己的资料分析开窍了,拿模拟题试手,原先20题至少35分钟,那天之后,奇迹般的把时间缩短到了25分钟。说到这里,恐怕大家都清楚我的意思了,资料分析,就是题海战术!并且最好是一次性大题量的题海战术,这样有利于增加数字的敏感度,增加速算简算的本能。第三,要根据自身情况,对整张试卷分清主次,确定做题顺序。为主的内容有两大块:自己擅长的部分(准确率高),和资料分析的部分,其他则是次要的。大家都知道,做题时,主要部分先做,次要部分后做,那么,究竟如何确定做题的顺序呢?1、如果不是特别必要,尽可能少将做题顺序打得过乱。譬如说有人先做言语理解,然后是资料分析,接下来又是数学运算,而后是常识……等等,这种过于杂乱的顺序,必然要将一部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翻页上,而且有人习惯边做题边填答题卡,那么这么乱糟糟的顺序还有可能导致答题卡涂错。2、常识部分建议放在最后。大部分的人都觉得国考140道题的时间十分紧张,而常识这个部分,除了个别牛人,基本都是连蒙带猜的,反正都是猜,何不留到最后呢,还能消除最后关头时间不太够的紧张感。3、做3套以上的模拟题或真题,分模块计算时间和准确率。平均下来准确率高且用时少的放在前面,以此类推。在这里顺便公布下我的做题顺序,供大家参考:数学运算(最擅长)——资料分析(准确率高)——言语理解(耗时)——逻辑推理(相对可以,放在这里不前不后,刚好可以消除言语理解带给我的紧张感以及所剩不多的时间带来的压力感)——前面的内容涂答题卡——常识(有时间就全做完,没时间大概要蒙个3-5道题)第四,做整套试卷,严格控制时间。考试前的最后一周,我每天上午有单独的两个小时完成整套行测卷,为我全面的把握时间提供了莫大的帮助,时间的掌控,要细化到每一分钟,每一个模块,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加强训练,也有利于增加考场上这个模块的紧迫感。当然,如果诸位有条件的,建议至少花两周以上来进行整套试卷的模拟,或许会更有成效。

三、关于申论:申论一直是令很多人头疼的事情,好像看着别人的文章都知道哪里好,但是自己就是写不出来那水平。我在刚开始复习申论的那半个月里简直是要死的心都有了,所幸慢慢的找到了方法,考了个60多分吧,跟预期也差不多,不能算特别高,但是笔试保本够了,呵呵。接下来,就按照我申论复习经历的三种状态来一一阐述吧。第一阶段,茫然无措。刚开始的时候,我先用的华图那本分类型讲解训练的申论书——先摸清题型嘛!头两天一看题就傻眼,没有头绪不知道做,马上看答案,拍案叫绝,可是反过来再看同一道题,自己仍然写不出那水平,感觉像小孩子学画,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就是画不像,那叫一个郁闷啊!从第三天起,我开始尝试第一种方法:抄。

大概就是这个时候我接触到快速阅读的,保证了申论的提高。所有题目,哪怕是书中用作例子的题目,首先蒙住答案自己写,写不出来也凑足字数,然后把正确答案紧跟着抄一遍,对比看自己少了哪些东西,大概每种题型这么做三道题以后,就能自己总结出小小的套路,当然,这还是很初级的,但至少拿到题后不那么茫然了。说到这里,特别的要指出一点,大家千万不要在电脑上直接答申论题,一定要白纸黑字的写下来,这样才能真正的产生感觉。即使要在QZZN上请教大牛们,也请在纸上作答完毕,再敲到电脑上。写下东西,是申论答题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一步练习。自己这样艰难的抄写总结,所获得的不过是基础的框架,不过还好,我很快又利用中学时英语的学习习惯,摸索出第二种方法:背。请大家不要误解,这个背,不是背参考书中的那些例题,而是背公文,强烈推荐《理论热点面对面》,我一口气买了三本,初初扫过一遍,发现2010年的那一版是写得最好的,简洁精练,用词朴实,但是又很规矩有条理,总而言之就是对我的口味,于是选定了那本2010版的《七个怎么看》来背。本来的计划是想全本背下(相信我,其实内容不长,有时间的同志们绝对推荐全本背下,这是训练政府思维和语感的最佳方式),可惜生产过后的妈妈智商真是急剧下降,以前读两遍就能背下来的书,现在居然读十遍都磕磕巴巴的背不下来,一直到考前也只背下了教育的那一篇,还很不顺畅。发现时间不够用以后,我临时改变了方式,第三种方法闪亮登场:读。朗读,也是训练语感的一种方式,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为了争分夺秒,我只能利用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当小宝贝在床上欢快的翻来滚去时,我就在声情并茂的读着《七个怎么看》,幸好小家伙还挺配合,可能是看到我面部表情丰富,每次还听得挺专注挺高兴的。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感叹,如果以后这小家伙对政治有那么一点感兴趣,那一定是一岁前熏陶的……依着我家宝贝的耐性,大概我每次朗读能持续10-15分钟,一天两次左右吧。大约过了二十天,我的第一阶段基本结束。第二阶段,初窥门径。根据以上三种方法训练二十来天,基本申论答题就有个底了,相信我,你上场的时候至少有50分了。但50分显然是不够的,第二阶段是要控制时间,稳定成绩,略有提高。这次,我用的书就是华图的万能宝典,嗯,还在QZZN上下到了华图老师的讲课视频,都通通过了一遍。第一次看到万能八条时,简直有膜拜之感,万分的佩服,于是开始拼命的往万能八条上靠拢,由于每天都动笔写了申论,又有新鲜的觉得万能的模版使用,答起题目来就迅速而流畅许多,虽然我的申论是一个部分一个部分掐时间来算的(做不完整套卷子),但是以前总要超时,在这一阶段的后期,却可以稳定的保证答题时间在规定时间内了。其实我这种误打误撞的零散答题模式还有一种好处,就是自己能很精确的掌握各个题目需要的时间,在考场上对时间的把握就更为精细,不超时,也不浪费!第二阶段大概持续了半个月。.第三阶段,学习提高。经过第二阶段,大概申论也就在55分左右吧,因为大家都用模版,而事实上能将模版用得好的人并不多,这个时候,文章的模仿痕迹特别严重,也略显死板,如何从50多提升到60多,这是一个质变。在这里,我要深深的感谢QZZN上的著名人物——猴哥!)看过猴哥的对齐步走格式的阐述,看过他对申论文章的分析,看过他对网友典型文章的点评,真的是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太阳的而感觉,豁然开朗,原来,申论要这么写!这里我说不出来太多心得,只能说完全是看帖子提升的,当然,这个质变的背后也是前两阶段量变积累的结果。做到这一步,大概申论也就是60多分的样子吧,诸位如果想上70,就必须要具备两点了:一是高度的总结概括能力(我平时比较啰嗦,这里还欠点火候),二是摸索出自己的模板!这就要下功夫了。网上曾有人推荐过申论评分的网站,我试了一个,写了三篇,后来看看觉得对我来说意义不是太大。其实申论这东西,如果不是那种达到瓶颈时的点拨,还不如自己拼命的写,拼命的总结,拼命的体会来得实在。最后补充一点,类似于《半月谈》《如是》这些都是很好的,有时间的话都推荐大家看,我练习的快速阅读再次帮了我大忙,其他的这些都没接触,如果时间紧的朋友们,大概也可以参考我的方法吧。申论大致就这么多了,面试再开一贴写,我的三天自学速成面试!G*rlU四、关于面试:首先我想说明面试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一旦进了面试,你就可以忘掉那该死的笔试分数了!这个时候,完全可以视作入围人选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做个简单的分析,如果笔试140,该职位的分数线为120,相差20分,够远了吧?可是如果折算下来,相当于两人的总分只差10分,而10分在面试中简直就不算什么,随时有可能超越,更不要说还有专业考试的那种职位了。举个例子,我所在的职位1:5进面,5个人的面试成绩从60多分到90多分都有,那个打90多的还是笔试第二,差点就翻盘。我原本以为自己85+的面试分很高了,也是自己的目标,但是看到那个90多的成绩后,只能擦着冷汗感叹自己运气好!那么,这么重要的面试,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速成呢?我建议按照以下几步走:R'Uf#.1、大声说或者大声读。我因为以前在学校和单位讲话主持都比较多,遇到东西都有话讲,所以这个环节被直接略去,但是,如果不太敢开口,或者开口不太流利的同学,首先要过的就是这一关。而我认为这一关最好的练习场所就是QZZN的YY语音室,那个地方我去听过一次,觉得自己不是很需要了,所以没再上,但是可以很肯定的说,对于许多不敢开口的人来说,那是个天堂。你想想,在那上面,没有人认识你,你打可以披个马甲,结结巴巴的说几句,甚至冷场也不怕丢人,为什么不去抢个麦试试呢?如果看到这里仍然不敢这么尝试的朋友们,建议你们拿出理论热点面对面、半月谈等书出来,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声朗读,读多了,有语感了,就敢说了。2、找本书,熟悉所有面试的方式和流程,以及各种题型的答题套路。这个不用自己尝试做,直接学习别人总结的精华就行。我看书比较快,迅速浏览过去,大概花了半天时间就搞定。3、找本1000真题,一个个题目遮住答案,在心里想一遍答题要点,如果想不出来的,再向答案学习。这个数字看上去很吓人,但实际上告诉大家,因为不用写下来,只要用心想,我大概花了一天半就全部搞定。4、找一个练习的人,这个人最好是公务员系统中的人员,而且最好资历比较老,如果亲戚中没有这种人,就找企业里面能做个中层管理以上的人,如果都没有,那你只好自己对着镜子摸索了……这样的做法有一个好处,因为上述的两种人,他们的眼界比较高,看问题比较全面,对于我们这些菜鸟们往往能一针见血的提出实际的改进意见,从而跳出模版的死套路,让题目变活。这一步,我花了两个半天,面对面的在一位老公务员面前答面试题,在组织管理类的题目上他就指出了我很多不足,这一块虽然我最后也答得不太好,觉得东西太多不好答,不过总归也算是马马虎虎吧。嗯,面试就这样,其实真功夫在第一步。能说了,敢说了,至少70;能说出内容了,75以上;内容有条理了,80以上;内容有条理,并且还有些创新之处,85以上。至于90以上我就不知道要什么条件了,只能感叹一句:牛人啊!最后的补充:

最后的补充,所以可能会写得有点零碎,希望各位谅解。

另外,我也不是什么高人,最开始第一次接触行测试卷时也只有50多分,第一次接触申论更是无从下手,通过一个半月零碎时间的复习,能提升到我期望的这个分数也算不错了。虽然比我高分的人还有许多,不过这个分数是我的目标,我达到了,所以也觉得挺满意。开此贴,只是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大家更多帮助吧。1、面试的着装:男生正装不用说,女生这边我的看法是:除公检法等平时上班对着装有严格要求的职位,其他部门和岗位可以考虑不穿正装。事实上,我面试的时候就看到,即使是部委的公务员,他们日常工作的衣服也是比较随意大方的,并非西装革履,所以我们面试也完全可以考虑穿得落落大方就行。我面试的时候就是黑毛衣+水红色外裳,在候考室有点鹤立鸡群,但是进了面试的房间,反而觉得自己的衣着一点也不突兀。不过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就是衣着搭配的颜色不宜过多,且其中最好有黑色——黑色镇得住场,也能显示出沉稳的一面。2、体检相关:建议大家在体检前从网上下载最新版的公务员体检标准,一条条对照过去,看看自己有没有相关的毛病,心里提前有个数。体检当天,是有很多特殊状况的,譬如说,因为不吃早餐,所以某些平时正常的项目也有可能出现不理想的结果,或者是心理紧张导致需要复检等等。我那批体检时有三四个人都出了点问题,其中包括我。当时医生就直接告诉我,说结果不太正常,可能要复检。由于我是外地的,结果出来再跑北京实在是折腾不起,所以请人事带我们体检的人帮忙找了医院体检中心的主任,依照公务员体检异常结果的复查要求,对我的一项异常结果进行了复杂的复检,后来就没有再通知复检了。所以各位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不要慌张,按照程序来就行,只要自己身体是健康的,无论中途有多少波折,总归最后的结果会是好的。3、行测中的言语理解和逻辑推理:看到有很多人问,但说实话,这两块我的感受不是特别深,可能跟自己的文科基础有点关系吧,不过这也导致我做题时偏向于语感,而减少了理性的分析。这里主要建议两点吧:一是言语理解方面可以参考各种辅导书,里面一般会有容易混淆或容易反义理解的词语总结,自己多看看吧,能避开一些陷阱;二是逻辑推理有一些技巧,比如有些真话假话的推理题,通常先寻找对立的那两句话,等等。这些在很多视频和参考书中都有提及,各位完全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和薄弱环节自行总结,不一一赘述了。4、行测中的数学运算:这个也有人问,我在前面其实已经说过,之所以认为行测方面中公的书优于华图,就是因为数学运算方面中公的题型和解法都比较全面,难度也偏高一些,当然,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如果还有人非要说我在打广告,那就请您直接绕道吧,别污了您的眼。数学运算是有很多技巧的,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溶液题型中使用的十字交叉法,令我解相关题目时的速度大大增加。其他的很多倒不记得了,毕竟过了这么久,大家自己找书去看吧。数学运算其实是很好拿分的一块,只要熟悉了技巧和一些简算的公式,再多加练习,完全可以保证拿到80%以上的分。反正到后来做模拟卷时,我这一部分的错误率始终为0或是1题,这也是为什么我将这部分放在最开始做的原因。5、考试中的目标分解:相信有很多人注意到了,我在前面的介绍中,很多地方都写到:这一部分我用的时间是多少,目标分数又是多少……我想,这一点其实很重要。详细的来说,就是在复习时,要化整为零,将整张卷子的大分数目标化成每一部分的小分数目标,将整张卷子所用的整体时间划分为每一部分的时间目标,这样,不仅有利于自己对各个部分做题效率和效果的把握,从而针对性的复习,更有利于考场上灵活的控制时间,保证有把握的题全对,没把握的题不浪费时间。这其实也是我的高中数学老师曾经向我们强调过的,在考公务员的时候习惯的用起来这个方法,仍然觉得受益无穷,也不由得对我的授业恩师再次感激万分。大致就补充这么多了吧。感谢公考路上QZZN的众多网友无私分享!如今自己也成为这其中一员,是受到他们的感染,希望能将这种接力般的帮助与分享继续下去。大家相聚在QZZN,为了公务员的考试而奋斗,无论之前有过多少不得不考的理由,但真正考上后,这也不过是一份工作。当一切尘埃落定,报到那天便成了新的起点,希望在这条选定的路上,我能稳稳当当的一直走下去。祝福大家,也祝福我自己!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