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很快就遭父母嫌弃怎么破

2025-03-17 16:19:52

1、其实事情都是小的,为什么我却如此认真生气呢。于是我开始观察。第一件我想知道的事是,为什么父母指出我的一件做得不妥当的事,我会生气。妈妈的原话是这样的,你今天没有去喂鸡,没有捡鸡蛋,你怎么这么笨锵荚徕啭?衣服放了两天了还没洗,你自己的衣服不洗了吗?你怎么这么懒?你到现在还穿长袖,脑子进水了还是被门夹了?在每次被批评之后,我都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可是很听话地改变又让我觉得很委屈,我在无数次困惑之后终于明白,我妈的批评是对事又对人!她将我做的事和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归咎于我这个人懒,可我觉得自己从小就真的是个爱做家务活的小孩,但是由于我自初中学业加重我妈就没让我干活,所以我就没有做家务的意识了,一直以来我被批评的难过在于,我心里想,我不是懒人!你又没说我需要帮你捡鸡蛋,没说我要收豆子,没说我要拖地板……我自己汗颜("▔㉨▔)汗,这个好像是常识,但是我当时真的很郁闷,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质疑,觉得自己只是不知道而已……是的,我和妈妈吵架,在我看来不是某件活的问题,而且她的批评永远涉及到人,而我的自我认同,永远不觉得自己是那样的人。于是我愤怒在你眼里我就是这样的,我更不想改变。我知道我弟也是这样,每次他也是很多事做得不好,但他的言辞也是,反正你就觉得我是这样的人,行!我懒,我学习不好,我差劲……那你还指望我做什么?问题被牵扯到表达方式上吗?不仅仅,父母的话语反应了,他们并不相信我们是个乖孩子,错事=我们不乖、笨、懒、差劲。这不符合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可是扩展到生活里,我们不也是这样评判人的吗?我想起别人背地里嚼舌根的场景。他怎么做这种事呢?我从没见过这么自私自利的怪物……我们也是这样判断人的。一个人的作为的确可以反映一个人,可是大多数人只是情绪的傀儡,他们做的不过是用错误的方式表达自己情绪而已。对于我而言,我希望的是获得无条件的相信,而我也愿意变得更好,很辛苦很难也没有关系,没有人知道,这些质疑的话语促使我们远离变好的道路。有些人,做过一些不好的事,于是我们说他这人不好,自私,他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可是没有人考虑过他的感受。其实我观察所得,道理他也知道,可是他的感受受到忽视,任何不合理的行为,背后都只是受感受受情绪主导,如果有人能体察到,他会冷静下来,他会变nice。从这一刻我明白,大家都只是有情绪,需要得到别人体察和倾听的普通人罢了。

2、分析到这一步,那么我们不满,是由于觉得父母不尊重不相信我们,她的言辞处处是对我们为人的否定。而对父母来说,为什么那么烦躁,一件很小的事总是唠唠叨叨?他们的感受又是什么?思考了半天,我倾向于认为,大多数情况下,她们的批评是她们是她们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批评往往暗含着期待,只是她们并不习惯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而是指责我们有什么错。这么一想,我心中的风暴忽然就消失了。我忽然觉得自己的人格没有受到伤害。以后就算被骂,这一思考方式就是我的铜墙铁壁。米歇尔说,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辱骂和嘲讽都会消失,瞬间觉得自己可以担任世界和平大使了,想想还有点小鸡冻呢!

回到家很快就遭父母嫌弃怎么破

3、作为中国的未来和金花,我们这些宝宝究竟要如何行动呢?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往往第一反应不是自责就是责备别人,但是试着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比如上文中我的自尊心),和他人的需要和感受(父母的情绪以及情绪背后指示的对她的需求)。从我们的角度上说,如果我们面对批评时,不再将其视为对自身人格的质疑,而是将其视为父母表达自己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将注意力放在她们的感受与需要上,自身的愤怒,对方的批评、嘲讽都会即时消失。

回到家很快就遭父母嫌弃怎么破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