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其中的“孙子”是指孙武还是指孙膑
指孙膑。孙子膑脚,《刺溺呶肢兵法》修列意思是:孙膑受了膑刑(被挖膝盖骨)之后不能再像正常人一样四处活动,所著《孙膑兵法》也很优秀,甚至与其祖先通来瑕凌孙武(孙子)的《孙子兵法》齐名。
孙膑是孙武后代。与庞涓拜鬼谷子门下学兵法,孙膑的才智高于庞涓,由此招来了庞涓的妒忌,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诬陷孙膑外通敌国,魏惠王用髌刑(古代削去膝盖骨的酷刑),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成为田忌的门客,帮助田忌用上中下马战术打败齐王,赢得千金,被齐威王任为军师,桂陵之战中用围魏救赵战术大破魏军。
马陵之战,身居辎车,以减灶之法诱庞涓孤军冒进,射杀庞涓,打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部分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另一说孙膑刖刑其实是错误的 ,在太史公自序这本书中提到“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讲的是孙膑被挖掉膝盖骨,而不是砍掉双脚。
扩展资料:
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齐将孙膑”。 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田单、赵奢、廉颇、李牧、王翦而已。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孙膑。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孙膑亦位列其中。
《孙子兵法》又称《吴孙子兵法》、《孙子》、《孙武兵法》,孙武撰。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从齐国流亡到吴国,辅助吴王经国治军,显名诸侯,被尊为“兵圣”。《孙子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它在我国古代军事学术和战争实践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武与孙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膑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