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是什么
《史记·乐书》载,“汉家祭祀太一,以昏时祀到明”。汉武帝颁布太初历,采用夏历建寅,月朔月望日是重要的时间节点。正月十五(月望日)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此时一元复始、大地春回。国人历来重首尚新,正月望日的地位自然高出其他望日,更容易被选择成为从事特殊活动的时日,这是“元宵”本义。
正月望正式成为节日在汉魏以后。起初南北方节俗有着较大差异。南方主要流行与祈求蚕业丰收、子嗣绵延有关的祭祀活动。人们做白粥,上加肉脂以供奉蚕神。又因老鼠是蚕的天敌,荆楚一带还有逐鼠的仪式。在北方,则有打粪堆、打簇的做法,还有在夜间举行角抵戏的群众活动,场面壮观。
元宵节历史
在隋、唐时,朝廷规定这一天燃灯庆贺,观灯风俗由此产生。宋以后元宵节更是热闹非凡,观灯不再是一夜,而是扩至三夜,场面更加宏大壮观,此后历久不衰,成为汉族人民春节娱乐的鼎盛时候。
年年元宵节时,人们便竞相显艺,制作出精美异常的花灯; 龙灯、走马灯、鱼灯、神话灯等,就挂于街头亭院。还伴有猜灯谜,踩高跷、赏冰灯、舞龙灯、扭秧歌,跑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