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14年华中科技大学金融学考研的复习流程
复试终于结束了,之前那个2013考研记忆的帖子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审核通过,就在这开新贴,完成自己的承诺,以感谢勤远华科考研论坛。复习的方法、经验都很主观,某些人觉得适合自己的不一定适合其他人,所以我就根据自己和周围人考研的经验教训,做出一个相对客观有效的复习流程:政治:政治的复习不需要很早开始,等9月考研政治大纲和大纲解析出来再准备也不迟。《考研政治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这本书是整个政治复习的中心,基本上所有试卷上出现的内容、考点都可以在这本书上找到。别看这本书有三、四百页,看起来很吓人,其实完全可以做到把它背的滚瓜烂熟。前面的马哲政经社会主义部分,关键是理解,把这些知识点的原理都掌握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联系实际的运用,并不需要去死记硬背。然后是毛邓三部分,这部分所占得比重很大,要非常仔细地阅读、理解、记忆。近代史部分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记忆的时候可以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时间序列,就像一部历史纪录片一样,而一些事件的时间完全不用记,考不到的。思修与法律,很多都是很常识的东西,没有必要抠的很细,理解记忆下就好。形势政策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东西,平时多注意下新闻中的评论啊什么的,然后背背就OK。时事部分也是,12月的时候时事材料出来再去看。大家不要抵触背诵,其实背诵就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只要重复三五遍,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英语:英语是个持续的功夫,想考高分也比较困难,边际效用比较低。但是今年却出现了靠英语拉分的现象,英语好的考到70+,一般的也就50左右,更是有总分很高英语不过线的,所以英语还是应该值得我们重视的。首先是单词关,单词是基础,一定要好好去背,如果一篇文章没有几个生单词,那么对你理解对文章的意思选对答案会很有帮助。在这里推荐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拿《星火考研单词》背,另一种是大纲词汇——《新东方考研词汇》——《星火考研单词》,前者适合基础相对好点的,后面适合基础一般的。背完单词后推荐一本书,《考试虫——阅读长难句解析》,大概是叫这个名字,花二十天的时间好好把这本书研究研究,对于翻译和阅读都很有帮助。然后可以找一本阅读书做,我用的是《人大社——阅读110篇》,张锦芯的。它的一个优点是在每篇阅读下都有这篇阅读涉及到的一些词汇,因为现在考研文章都是一些专业文章,所以这种专业性文章的词汇能有所了解是很有益的。每两天四篇,第二天把前一天的单词背下来,这样两个月就可以把这本书吃掉了。然后我又做了个考试虫的阅读,纯粹练手。在还剩三个多月的时候,就可以用张剑的《英语历年真题及解析》了,俗称黄宝书。这本书将伴随剩下的时间。最后五十天的时候,开始准备作文,可以找一本作文书辅助,张剑有本黄皮的作文书也不错,不过出版的会比较晚。作文主要是看格式、结构、句式、用词。可以背一些谚语,背一些常见的词比如与时俱进、节能降耗减排、改革开放等等。在准备作文的同时做做翻译,不要花太多时间。还有就是,单词一定要一有空就重复。另外推荐一种练阅读的方法,是我在考完研后才发现的,叫做外刊精读,大家可以去百度上看一下。数学:
数学的知识很活,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今年的考题充分反应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微积分部分推荐同济版本的《高等数学》,上下两册,但是其中需要看的内容不到2/3,可以拿今年的考试大纲对照一下,把不考的知识点给划掉。然后线性代数部分推荐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这本书可是精华中的精华,薄薄一本,仔细研读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概率统计部分,这部分知识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可以看下浙大版的一本教材。在看课本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各种前提条件都要注意到。书上每个例题,每个结论,每个公式都要会写、会推导。课后的习题也一定要仔细做,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而放过某个不太容易懂的知识点。看完课本就可以从陈文灯的《复习指南》和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中任选一本,前者比较重视技巧,后者比较重视基础。把上面两本书的任何一本仔细研读两遍之后,强烈推荐一本书《数学单选题方法与技巧》,陈文灯的。这本书中的客观题技巧十分实用,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后可以在考场上节约很多时间,强烈推荐!然后就可以做李永乐的《基础过关660题》了,里面全是选择和填空,正好可以用到上面那本书的方法与技巧~最后两个半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做套卷了,我建议先做李永乐的《400题》。里面是10套模拟卷,计算量异常变态,对人的打击异常之大,但是打击着打击着也就习惯了……第一套可能要4个多小时才能做完,但是后面会越来越快。可以做一套,第二天总结第一天的错误,这样两天一套。然后第二遍就可以快一些了,我是一天一套半,大概六天把第二遍就搞定了。专业课(853经济学综合):华中科技大学的专业课相对来说比较超纲,因为出题的范围很广。经济学综合考试包括微观、宏观经济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就这门考试,每年都会给出参考书目。大概就是曼昆著的《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尔.r.范里安著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美)上海人民出版社。而每年列出参考书的那个通知也就注定成为了被点击最多的帖子。还记得我在准备的那几个月中就起码将那则通知看了30 遍以上。一字一句都不肯放过,生怕漏过了什么重要的内容。再加上将动态规划掌握,摆平最后的那道大题,宏观的50 分应该基本尽收囊中。
至于微观50 分就相对难搞一些。主要是微观最后一道大题实在是太那个了。反正考试时,我是看了那道题一个小时却一个字也没有写出来。眼看旁边的考生下笔如飞,更是急得满脑一片空白(后来我才知道,那些写个不停的人基本上都是在抄写题目,以便来年再战)。也难怪每次考完后都有人在勤远华科考研论坛上发泄不满。因此,我对微观部分的复习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我的感觉是,要至少看完一本高级微观经济学的书,掌握微观的全貌。同时在准备中多做一些题,掌握分析问题,建立模型和求解模型的常用技巧。
这个时候可以把勤远华科考研网的《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综合考研复习精编》历年真题拿出来,看看题型是什么样子、考的都是哪些知识点、自己会不会做。剩下的时间就是不停地翻书,研究真题,翻书,研究真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把书上的名词解释总结出来,把自己平时看书所遇到的疑问(发现疑问的时候可以记录在一张纸上)查一下,联系书本找到解答。总体算下来如果想把西经给准备得非常充分的话是需要六、七个月时间以上的,所以考研的准备时间一定要早。如果你把上面的书都掌握了,那么应付考试是没问题的,如果你还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则可以关注一下经济热点啊什么的,如果没有就算了。我是个不擅写作的人。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篇文章可能显得面目可憎。但是,只要让读者能够通过此文了解一些华中科技大学考研的信息,知道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少走一些我曾经走过的弯路,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