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说明书】马洛替酯缓释片

2025-04-19 03:09:59

【通用名称】马洛替酯缓释片【英文名称】【成份】马洛替酯。【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片。【作用类别】【药理毒理】据国外文献报道:药理作用:辑湃形傥作用于肝细胞,具有促进RNA的合成及提高核糖体活性的作用,发挥蛋白质的代谢改善作用,能使本品改善肝功能同时抑制肝纤维化进程。毒理作用:大鼠连续口服52周,100~300mg/kg可引起红细胞减少、肝重增加;狗口服52周,100~500mg/kg可引起呕吐、肝重增加、脾含铁血红素沉着等。给大鼠口服马洛替酯320mg/kg,在妊娠前、妊娠初期可见母体体重增加受到抑制、胎儿骨化轻度延迟;在围产期和哺乳期,可见母体及新生儿体重增加受到抑制。抗原性试验、诱变试验及一般药理试验中均未见异常。【药代动力学】据国外文献报道:健康成人单次口服马洛替酯后,吸收较快,达峰时间约1~2小时,消除半衰期约0.9~1.1小时,血浆中主要代谢物为单酯体,尿中代谢物为单酯体的葡萄糖醛酰胺结合物及丙二酸异丙醇酯,48小时尿中代谢物排泄率为37~48%。大鼠口服14C-马洛替酯后,体内分布广泛,放射性以肝、肾最高,脑最低。国内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成人单剂量口服马洛替酯缓释片或马洛替酯普通片0.6g后,血浆中马洛替酯Tmax分别为4.15±1.73h和2.25±0.72h,Cmax分别为24.25±11.23ng/ml和35.05±16.06ng/ml,AUC0→24h分别为130.77±39.81ng·h/ml和135.47±46.39ng·h/ml。健康成人多剂量口服马洛替酯缓释片0.6g(每12h服1次)或马洛替酯普通片0.6g(每8h服1次)后,血浆中马洛替酯Tmax分别为3.35±1.22h和2.00±0.65h,Cmin分别为5.45±1.24ng/ml和5.06±0.81ng/ml,Cmax分别为21.46±7.82ng/ml和25.25±7.78ng/ml。马洛替酯缓释片与普通片相比,Tmax延迟、Cmax降低、血浓波动度减小,具有缓释特性;AUC相近,具有生物等效性。【适应症】适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肝损伤和肺结核并发的低蛋白血症。【用法和用量】口服。一日2次,每次2片。【不良反应】消化道:有时会引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部膨胀感、腹泻、口渴等,偶有便秘现象。肝脏:服药后有时会引起黄疸、GOT、GPT等上升的现象,因而给药后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药,进行适当处置。过敏:有时会出现皮疹、瘙痒等情况。神经系统:有时会出现嗜睡、头痛、偶有目眩、痉挛等感觉。血液系统:有时会引起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嗜酸性细胞增加,偶有血小板减少。其他:有时会有疲倦感、发热等现象。【禁忌】黄疸、肝腹水等患者禁用,小儿、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注意事项】1.血清氨基转移酶或胆红素明显增高的肝病患者慎用。2.服药后有时会引起黄疸、GOT、GPT等上升的现象,因此服药后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特别是在服药后的二、四、六周必须进行检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有可能妊娠的妇女禁服。哺乳期妇女慎用,用药时应避免授乳。【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不明确。【老年患者用药】 因高龄患者生理机能低下,故应遵医嘱,减量给药。【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药物过量】 尚不明确。【规格】【贮藏】密闭。【是否处方】{处方}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