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doctest模块:文档测试
1、所谓文档测试,指的是通过 doctest 模块运行 Python 源文件的说明文档中的测试用例,从而生成测试报告。前面在查看 Python 的模块文档时,经常会看到如下信息:
2、用户完全可以将这些代码拷贝到 Python 的交互式解释器中运行,然后可以看到运行结果与文档中示例代码的输出结果完全一致。上面的说明就是文档测试的注释,文档测试工具可以提取说明文档中的测试用例,其中“>>>”之后的内容表示测试用例,接下来的一行则代表该测试用例的输出结果。文档测试工具会判断测试用例的运行结果与输出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显示错误信息。现在定义一个简单的模块,该模块包含一个函数和一个类,程序为该函数和该类提供了说明文档,该文档中包含了测试用例。程序代码如下:
3、上面第一段注释代码就是旯皱镢涛程序为 square() 函数提供的测试用例,在文档中一共为该函数提供了 4 个测试用例;第二段注释代码是程序为 User 类提供的测试用例,在文档中一共为该类提惚改刮擗供了 3 个测试用例,分别用于测试用户的 name 、age 和 say() 方法。程序最后几行代码进行了判断,如果是直接使用 python 命令来运行该程序(__name__ 等于 __main__),程序将导入 doctest 模块,并调用该模块的 testmod() 函数。从上面程序可以看到,Python 为文档测试提供了 doctest 模块,该模块的用法非常简单,程序只要调用该模块的 testmod() 函数即可。运行上面程序,可以看到如下输出结果:
4、从上面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一共有 4 个测试没有通过,在 User 类中有两个测试没有通过,在 square() 函数中有两个测试没有通过。这是因为上面程序中 ① ② 两行代码故意写错了,其中 ① 号代码用于计算 x 的平方,应该写成 x**2,但漏写了一个星号;② 号代码则应该用传入的 name 参数对 self.name 赋值。上面显示的测试输出结果也很清晰,每个测试用例结果都包含如下 4 部分:第一部分:显示在哪个源文件的哪一行。第二部分:Failed example,显示是哪个测试用例出错了。第三部分:Expected,显示程序期望的输出结果。也就是在“>>>命令”的下一行给出的运行结果,它就是期望结果。第四部分:Got,显示程序实际运行产生的输出结果。只有当实际运行产生的输出结果与期望结果一致时,才表明该测试用例通过。将上面程序中 ① ② 两行代码修改正确,再次使用 python 命令来运行程序,将看不到任何输出结果,说明文档测试中的所有测试用例都通过了。由此可见,Python 为文档注释提供了 doctest 模块,该模块的用法非常简单,程序只要导入该模块,并调用该模块的 testmod() 函数即可。testmod() 函数会自动提取该模块的说明文档中的测试用例,并执行这些测试用例,最终生成测试报告。如果存在没有通过的测试用例,程序就会显示有多少个测试用例没有通过;如果所有测试用例都能通过测试,则不生成任何输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