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因工程的老年人手机设计
1、1.手机外型 由于老年人的触觉衰退,所以手机外型应该注意易于握取,防滑易拿,尤以直板式为佳。 触觉方面,由于皮肤内的神经老化,老年人对触觉的敏感性逐渐减低,如触及冷、热物或被按受压,对皮肤破损的感觉均缺乏敏锐的反应。因此在设计手机时避免尖锐的菱角,凹凸区分要明显。防滑设计的直板式手机不仅可以防滑易握,而且会最大程度减少老年人手部难以及时躲避伤害性刺激而造成的危害。
2、2.手机按键 首先,由于老年人视力衰退,大部分又都患有老花眼,手机按键应该尽可能大,使得老年人不用带老花镜也可以看清楚按键。 其次,由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衰退,对机体的控制不再如以前准确,经常会出现手抖的状况,所以,手机按键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最大程度避免老年人误按到旁边的按键。 再次,接听键与挂断键之间应有较大的距离,并且应该用对比明显的颜色标记,方便老年人识别并记忆。 最后,手机按键的排布不应该有过大的变化,传统的1到9数字键排布模式,尽量不要有过多改变,因为老年人重新学习并习惯有一定的难度。
3、3.手机骂蹭爽廓屏幕以及显示字体 首先,由于老年人视力衰退,显示的字体应该尽可能大,以方便老年人看清楚。 其次,一般老年人对手机的需求只要具备通话功能即可,没有太多的文字需要展示给老年人看,所以屏幕的宽度设计为可以显示大号的11个数字即可。按键和屏幕配置可以参照固定电话进行设置。 再次,手机屏幕的背景颜色不应该再是传统的蓝色或绿色了,最好换成暖色。因为老年人的眼睛对冷色调颜色如蓝、绿及紫色不易区别,而对暖色调系统如黄、橘色还比较敏感。 最后,因为老年人视网膜视敏度下降,数字显示越清晰越好,与背景的对比越强烈越好.
4、4.手机音乐音调以及音量 首先,手机来电音乐应该设计为大音量的高音调音乐。老年人内耳细胞退化,致使其对高音调的音乐旋律识别不清。可以每天间隔地听几小段有强烈节奏感的音乐,以刺激内耳细胞。这种适当调剂的办法,对延缓听力下降有好处。同时,较大的来电音乐的音量不必担心听不到铃音了。最好,能将来电音乐设置成老人喜欢且熟悉的旋律,这样可以增加老年人使用手机的满意度和舒适度。 其次,在不刺激老年人耳膜的前提下,通话音量应该比普通手机的通话音量更大些。 再次,每次按键都有清晰且音量适中的提示音,方便老年人确认是否正确按键。 最后,各种噪音对老年人的听神经都可造成很大的刺激,会使老年人产生听力疲倦,进一步加重耳聋。手机设计应该避免产生噪音刺激。
5、5.快捷键 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也是不断降低的,所以,老年人使用的手机应该尽量的简单。与此同时,老年人手机还应该有快捷键功能,方便老年人在及时联系到家人朋友。 一键拨号功能可以设计成预设子女的号码,长按“1”键则拨通儿子,长按“2”键则拨通老伴,长按“3”键则拨通老友……,方便与家人朋友沟通。
6、6.SOS紧急呼叫功能 设置SOS紧急呼叫键,为避免老年人触觉衰退而误按,可以在机身上平时不易碰触到的部位设置,并且需要一定的按压力度和时间;为迎合老年人视觉,SOS键应该设计成与机身差别很大的鲜明醒目的颜色。开机状态下,长按该键2到3秒钟,即刻会发出警报声,同时先自动依次发短信息给预设的紧急救助人,再自动依次拨打电话给预设的紧急救助人,电话一旦接通,警报声即刻停止,进入通话免提状态。通过长按挂断键2到3秒钟可以解除紧急呼救状态。
7、7.收音机功能 老年人由于生理的原因,更倾向于通过“听”的方式来获得外界的信息。老年人通常都有晨练的习惯,如果能够一边晨练一边通过手机收听时事新闻,对老年人来说,绝对是惬意的享受。同时,收音机功能要使用简单,而且,最好在收听收音机时,如有来电,收音机将自动关闭,转入来电显示状态,待通话结束后,收音机自动打开,恢复先前收音机收听状态
8、8.手电筒功能 基于老年人视觉的特征,设置手电筒功能,方便老人视物及寻找。
9、9.低辐射 老年人手机一定要做到最大限度地降低辐射,避免辐射给老年人带来的伤害。
10、10.超长待机时间 为尽量避免老年人在外手机没电,以及经常为手机充电而带来的麻烦,将老年人手机尽量设计成拥有超长待机时间,无需频繁充电,更加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