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坐月子的10条法则
1、1.衣着要舒适 不宜过厚不少在冬季坐月子的妈咪都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戴帽子、穿着很厚的棉衣、穿好几双袜子,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只要屋子里温度不会很低,没有寒风吹入,就不需要把自己裹得太紧。坐月子期间容易出汗,裹得太严实不利于排汗,还会影响血液的运行。在室内时,可以穿舒适的月子服,再根据室温适当增加外套即可;在室外,可适当戴上帽子和围巾。
2、2.衣物要勤换洗 勤晾晒新妈咪的衣物一定要勤换洗,勤晾晒。因为新妈咪产后新陈代谢旺盛,乳汁常常溢出并沾湿衣物,而且恶露容易弄脏内裤,可能会引起细菌繁殖,所以一定要经常换洗
3、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坐月子时,要令房间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平时可以采用空调和暖气把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并用加湿器使室内湿度在55% ~65%之间。这样的温度和湿度对于新妈咪和小宝宝来说是最舒适的。每天还可以适当开窗通风,换换室内的空气。但要注意的是,开窗通风时要避免室内对流风,不能让风直接吹到妈咪和宝宝身上。在通风时,最好让妈咪和小宝宝到其它的房间休息。
4、4.洗澡要愍父煜暌讲究传统的说法认为坐月子期间不能洗澡,最好滴水不沾,尤其是在冬天。其实,这是错误的。妈咪在产后抵抗力很弱,排汗量大,排出恶露又多,整个月子期都不清洗的话很容易导致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其它疾病。顺产的妈咪在产后24小时左右可以用温水擦拭身子;如果在顺产时进行了侧切,在产后3-5天时可以用温水擦洗;如果是剖腹产,在产后7-10天,就可以擦洗了。切记,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的妈妈都不可以坐浴或者盆浴,这样会增加子宫感染的机会。而且每次洗澡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水温在36度左右为宜。洗澡后要立刻擦干头发和身体,穿好衣服,防止受凉。
5、5.注意头部清洁在传统的观念里面,坐月子除了不能洗澡外,还不能洗头。值得注意的是,长时间不洗头会导致头部污秽物堆积,还容易引发头皮炎症。妈咪在产后一周应该用温水洗头,并及时用吹风机吹干或用毛巾擦干,这样才能免受细菌的感染和侵害。
6、6.做好口腔清洁老人们常说,生完孩子后不能刷牙,吓得不少妈咪连牙刷都不敢碰了,其实这是很不卫生的。如果月子里不刷牙,反而会导致口腔内大量细菌生长繁殖,造成牙周炎、牙龈炎等一些口腔疾病。尤其在冬天,一些妈妈怕水、怕冷就不愿常常刷牙,熟不知,食物残渣容易留在牙缝和口腔内,导致细菌生长。建议妈妈从产后第一天就用温水漱口或者刷牙,每次进食后都要漱口,保持口腔的卫生。
7、7.护腰要讲究在有矶窍崮冬季,天气变冷,要注意腰部保暖,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冷风吹到腰部上,因为腰部受凉会加重新妈妈腰部的疼痛。晚上睡觉的时候,建议在腰腹部多搭一条沣热镦席毛巾被,防止受寒。平时给小宝贝换尿片、洗澡、换衣服时,可以把宝宝和衣物放到高度适当的台子或者橱柜上,避免频繁地弯腰起身。新妈咪在月子里要注意腰部护理,避免提过重或者举过高的物体,抬起重物时,注意动作不要过猛。经常活动下腰部,使腰部肌肉的疲劳得到缓解。
8、8.足部护理不可忽略足部远离心脏,血液循环差,在冬季一定要做好保温的工作。建议新妈咪可以穿上纯棉或者毛线编织的袜子;另外,应选择柔软的布鞋或者棉鞋,不要穿硬底鞋,更不宜穿高跟鞋,以防止妈妈日后发生足底、足跟痛或者下腹疼痛。
9、9.床褥不能太软很多人都喜欢睡柔软的床褥,其实它并不适合产后的妈咪。因为从怀孕开始,准妈体内会分泌一种能松弛生殖器官韧带与关节的激素,有利于产道的张开并顺利生宝宝,而且这种激素会一直诺蝈胂叟保持到分娩后3至5个月。所以,妈妈产后整个骨盆都会趋于松软。如果月子里睡在太软的床上,左右活动会有一定阻力,如果急速起床或翻身,容易发生耻骨分离导致骨盆损伤。所以,妈咪们在坐月子时最好睡硬床。
10、10.水果蔬菜不能少在冬天坐月子的妈咪,蔬果水果同样不可缺少。水果中则含有大量的碳水化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它能弥补单纯进食鱼肉蛋类的不足,为身体虚弱的妈咪提供充足的营养。香蕉、苹果、梨、橙子、各类应季蔬菜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妈咪们可以适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