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球感训练之找部位
1、颠球训练。因人而异,训练的方式繁多,笔者不赘述,粗略谈谈周期要求。第一个周期:一般初学者能够颠20个左右,如果只能颠几个,也不必着急。刚开始时,每天坚持颠球半个小时。训练时间不能太多,多则索然无味,看不到希望,降低坚持的动力和兴趣。一星期左右时间应能达到60个左右的水平。第二个周期:很多朋友在这个时候开始急于求成,根基没打好,就开始上场进行对抗,这会为后来的定型埋下隐患,一些错误的技术动作定型后将很难改变。这时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盘带训练和花式足球训练增强球感,但别做太难的,先从简单的教学课程学起。此时的首要任务是尝试每天一个小时的各个部位颠球和停球,头、肩、胸、大腿、脚弓、脚背等等。坚持如上训练,1个月后,将能够马马虎虎完成用各部位进行颠球。
2、行进间的颠球。第三个周期:这个时候如果还继续进行上述的训练,即使重复多次,效果也不会太明显。此时,应该加大难度。在空旷地带,尝试着边走路边颠球,坚持完成,两个星期后,应该能够绕着操场线边走边颠不落地。
3、半动漤逗庞俄态练习。第四个周期:足球是团队运动,要踢出团队配合,前提条件是要有扎实的传、接、停的基本功。肽厥与撺足球是圆的,有时你不知道队友会用多大的力气传给你球,同样,你也很难保证每次传球的力量恰到好处。因此,你需要拥有随时可以调节力量、转换力量、提高传接球效率的能力。这时你需要做的是,找一堵高大坚硬的墙,每天花两个小时进行如下动作训练:脚弓推传、脚背抽传、贴地快传,左右脚都要尝试,然后还可以对着墙壁踢空中球(就是不让球落地、类似于打乒乓、网式足球等),才开始可能因不娴熟会不断停顿、捡球;一两个星期后,慢慢能够将这些动作融合到一起,什么时候该用哪只脚、用哪个部位传、用什么样的方式、用什么样的力道将会通过你自己的思考与训练变得越来越得心应脚。墙壁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它就像你的队友,能够自动将球回传回来,而且像天气一样阴晴不定,这样可以模拟比赛当中队友传球传偏了、传大了的各种突发情况。
4、全动态高强度训练。第五个周期:上述半动态练习一般周期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过程极其痛苦和枯燥,但一旦练成,再加上一些身体素质和对抗的练习,纵横野球场不算难事。在这个周期,需要做的就是突破瓶颈,此时或许你可以随意颠球1000个,绕着操场颠球不掉落。但这在职业球员眼里,根本不算什么,基本上对于大多数职业球员来说,这都是家常便饭。足球是运动的,是动态的,此时的你需要一个同样有上述基本功的队友,进行长传训练。可能有人会说,开大脚是国足的陋习,但是即使是巅峰的传控巴萨,一场比赛当中也至少会有几十脚长传。长传的精髓其实是转移拉开空间,有目的性。如果没有目的性,光是结尾,那就没有任何利益。废话说了这么多,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够去思考。要记住,足球归根结底,它还是一项靠头脑的运动。最后一个周期职业球员都很难完美完成,当然,职业球员也没有闲工夫去玩这些。我试着花了两年时间和一位朋友完成了一次性最多6脚的传递。那就是梅西和苏亚雷斯训练时经常玩的大范围转移传过顶球,不落地回传,连续空中作业,距离差不多30多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