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什么意思
意思是:当今皇帝唐武忏至泉噢宗仁爱圣明,对待贤良的臣子像对老师那样尊重。
出处:唐.杜牧《雪中书怀》。
原文:腊雪一尺厚,散普颂孙云冻寒顽痴。孤城大泽畔,人疏烟火微。愤悱欲谁语,忧愠不能持。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凡称曰治具,小大无不施。明庭开广敞,才隽受羁维。如日月恒升,若鸾凤葳蕤。人才自朽下,弃去亦其宜。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
臣实有长策,彼可徐鞭笞。如蒙一召议,食肉寝其皮。斯乃庙堂事,尔微非尔知。向来躐等语,长作陷身机。行当腊欲破,酒齐不可迟。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译文:十二月份下的大雪足有一尺厚,天上的云朵都好象被冻结了似的。自己身处的黄州,治所偏僻,孤零零地处在大江之畔、大泽之旁,人烟稀少,萧条冷落。满腔的愤懑也不知道要与谁说,忧郁愤怒郁积心中简直不能自行控制而要爆发。
当今皇帝唐武宗仁爱圣明,对待贤良的臣子像对师长那样尊重。凡是能称得上有治理才能的人,无论能力大小皇帝没有不加以任用的。朝廷向外敞开,任何人可以向朝廷进言,才能卓越的人受到引用。皇帝就像上弦月、初生的太阳那样光明显赫,而人才也像鸾凤那样繁盛众多,各显其才。
跟这种情况相比,自己属于那种朽木式的人才,屈居下僚、为皇帝和朝廷所抛弃也是理所当然的。虽然自己远处南方小邑,但仍然听闻,回鹘大军攻破北方边境的防线,朝廷的大批兵马在边境集结准备防御反击。
但是,朝廷准备次年开春才大举进攻,这样就容易使战事呈现出胶着状态,长时间都不能解围,唯恐其他一些心怀异志的藩镇从旁窥视,趁内地空虚而借机作乱。自己有战胜回鹘的上好计策,对其可采取慢慢打击的策略。如果自己能得到朝廷的召见,商量对策,那么一定可以将回鹘彻底消灭。
这些都是关于朝政军国的大事情,一个小小的远僻地方的刺史,地位卑微,这些事情是不应过问的。如果不按照既定的次序等级,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去过问军国大事,那就很明显给了别人陷害自己的机会。
现在腊月即将过完,正是酿酒的最好时节,万万不可拖延了。到了明年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从酒坛子里倒出一杯新酿好的酒来品尝。
天子:指唐武宗。
仁圣:仁爱圣明。唐武宗的尊号为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这里根据诗意,理解为仁爱圣明。
任贤:任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战国时期赵国.荀子《荀子·王制》:“欲立功名,则莫若尚贤使能矣。“译文:想要获得功名,那么最好尊崇和任用贤能的人。
扩展资料:
《雪中书怀》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冬,当时杜牧任黄州刺史。这一年的农历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鹘大举南侵,沿途烧杀掳掠,并攻占云州(今山西大同),朝廷下令军队屯扎于太原等地以备战。
杜牧一直关注局势,喜谈兵事,主张削平藩镇,收复失地,因此对朝廷征讨之事念念不忘,就写下了这首抒发报国热情的长诗。但他毕竟属于被远放的地方官员,空有报国之志,并无用武之地,因此壮志难酬、不为世用的愤懑和感慨也在诗中表现得很明显。
全诗展现出一种欲说还休的复杂情绪。当时外族入侵,朝廷正拟讨伐,而杜牧素有论兵大计,正当参与机谋,一展才华。但无奈却为当权者所阻,远守孤郡,胸中的愤懑可想而知。
诗人在恶劣的环境下仍不忘家国,担忧边事,自信自己的良策确实可行,渴望能为朝廷所用。但现实是残酷的,所以这首诗容纳了太多的情感,曲折深婉,千古之下读之,仍能为其不虑个人遭际反忧家国的襟怀所感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雪中书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