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丝绸的崤函古道,体会古人行路艰难
1、位于古“丝绸之路”东端中国河南境内,是古代对洛阳至潼关这段道路的统称,具体是指位于河南陕县硖都虼衲茆石乡车壕村东800米左右的一段石壕古道,而广义的崤函古道,是一个特定的地理和交通学名称。是指先秦以来至民国时期,由西安(长安)和洛阳之间、并且主要在今三门峡境内的一条交通要道,西出西安(长安)起于潼关,过秦函谷关,经陕州,过硖石关到今新安县东,出汉函谷关到洛阳,全长约400华里。
2、崤,即崤山,是秦岭山脉东段的支脉,以其中的主山崤山(即嵌釜山,今名金银山)。函,即函谷关。宽泛含义的函谷关指今灵宝的函谷关向西过潼关一段。
3、立于崤峰之巅,若置身海岛,鸟瞰四周的群山,小到如颗颗青螺,若隐若现,连绵起伏。
4、于河南省陕县硖石乡车壕村西南约2000米,距三门峡市36公里,为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是东至开封西达长安的交通要道,也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出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
5、石壕古道遗迹是崤函古道东段的一部分,路面为石灰岩质,因车轮长期辗轧,在路面上形成两条较深的车辙印迹而得名。
6、崤函古道遗存借助于山坡中部自然形成的岩石上修筑,大致方向是由西北走向东南,全长230米,宽窄不等,最宽处达8.8米,最窄处5.2米。
7、崤函古道南依巍巍崤山,北临九曲黄河,是古代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都城交通要道的组成部分, “襟带两京”的锁钥;也是自古以来,中原通往关中、达西域的咽喉要道;又是丝绸之路长期、长距离交通和交流的珍稀道路遗存,是目前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唯一一处历史悠久、真实、完整的古代道路遗迹。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