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破10亿!《摔跤吧!爸爸》逆袭幕后揭秘!
1、一部中小成本的印度电影,接连力挫好几部好莱坞大系列电影,正式与中国优秀电影并驾楔入中国电影市场,成为第一部非好莱坞10亿票房引进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怎样的幕后团队一手推出了这部印度电影?为什么中国观众如此宠爱阿米尔·汗?
2、低开高走持续发酵,是《摔跤吧,爸爸》在中国传奇般的路线,这部电影在中国的引进和推广也如同片中不屈不挠的父女三人从一个小村落走向世界量级竞技场的经历。
3、在2015年的《我的个神啊》到2016年的《脑残粉》、《巴霍巴利王》以及更早的《三傻大闹宝莱坞》,以古怪的译名、奇葩的画风、新鲜有趣的宣传形式渗入中国院线。印度电影对于中国市场的合作特别不着急,逡巡许久观察中国市场,并保持自己的姿态,不会为迎合某地的观众轻易让步。
4、实际上中方对这部电影的票房预计是两亿起,这一预估票房数字是根据《我的个神啊》在过去的表现。《我的个神啊》在中国取得累计1.18亿的票房成绩,由于对《摔跤吧,爸爸》品质的自信,引进方在最初认为如果后者在盗版如此猖獗的情况下,只要超过2亿人民币的票房就算是成功的开始。
5、“摔跤吧!爸爸”是甄选了上百个候选名字之后得出的结果,并非信口开河的翻译。当初征集到的若干片名,如“冠军父女”、“我的摔跤老爸”、“我的摔跤女儿”,在网友们提供的各种片名里,“摔跤” 和“爸茔罟钫幞爸”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单词,于是最终决定了最终从片中提炼出大女儿的一句台词:爸爸,摔跤吧。几经修改后,“摔跤吧!爸爸”这样的倒装祈使句因更琅琅上口而成为正式的片名。
6、观众对电影的另外一个吐槽,集中在“删减”。这两个字真是中国院线观众的痛点,记者曾提前看过160分钟的原版,确实会比后恝依在绌来的院线版本更过瘾,父女、姐妹间的感情也表现得十分细腻,印度电影人对自己的作品态度十分坚决,不容外国引进方私自剪辑,在充分了解到中印电影观众的观赏习惯差异之后,阿米尔亲自操刀压缩了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