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__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什么意思

2025-03-14 02:26:27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螽啸镥释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意为: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蕉浔恨缝由自己作主?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意为:送多远的路,终究要分别。

出自唐代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原诗: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代: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释义: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__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什么意思

扩展资料:

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是他在广陵的朋友。公元763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对元大校书非常怀念,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描写了诗人乘船往洛阳方向渐行渐远,在迷茫的烟雾之中,他还不停地回望广陵城外迷蒙的树林。忽然听到广陵寺庙里的残钟余音,从朦胧的烟树中隐隐传来。“残钟”描述从广陵传来的钟声越来越细,诗人离广陵越来越远。钟声是一种召唤,诗人返身向广陵望去,烟雾茫茫,只看到灰蒙蒙树木。联系下文诗人与友人相见之难,写出了离别的伤感。

诗人望着滚滚东流、一去不返的江水,禁不住感叹分别容易重逢难,后会之期就难以预料;另一方面他又自我宽慰,自己身世飘浮不定,有如波上的行舟,世事又怎能由个人作主呢?蕴含了诗人羁縻漂泊、无法自主的身世之感。

诗人深感人生在世好像漂泊在水波上的船只,是顺流还是逆流,是住还是行,由不得自己。人生的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与友人的相见、相离也就由不得自己。

首联中“凄凄”“泛泛”两个叠词,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历来为人称道,借景抒情。借钟声和远树,透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无一字写情又字字含情,主观情和客观景有机交织。三、四两联寄寓了诗人知交难重逢,世事难预料,命运难自主的感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