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呼吸也能提高跑步成绩
影响我成绩的,就是呼吸状态”
---男子马拉松前世界纪录保持者格布雷西拉西耶。
呼吸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有谁不会呼吸呢?
成年人平均每分钟要呼吸16-20次,不呼吸就无法维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
可是作为一名跑者,你真的敢说你会高效的呼吸吗?
有的跑友会说:我会啊,不就是两步一吸、三步一呼之类的口诀么?
这都是表象,你想过深层次的原理么?
很多跑步爱好者平时喜欢堆积跑量、练核心、练静蹲、练平板支撑,殊不知很多人想要提高竞技水平的真正短板其实是呼吸肌。
训练方式
呼吸肌训练
在跑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呼吸肌是肋间内肌、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其作用是使胸廓扩张。
胸大肌、前锯肌、多裂肌、提肋肌,还有很多其他连接脊柱的小肌肉群也会参与整个呼吸的过程。
平时这些辅助的肌群是用不到的,但是在跑步这样的剧烈运动时,这些肌群就会被激活,也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注:图中“肋间外肌”的内侧为“肋间内肌”。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跑步时,呼吸最重要其实应该是膈肌。膈肌将整个躯干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腹腔活动的50-60%都靠膈肌。
而且,膈肌附着在脊柱上,是整个核心肌群组成的一部分,对稳定和平衡都有影响。
比如,做深呼吸的时候,就是膈肌在控制身体姿态。
注:图片摘自—果壳网
为什么膈肌会被忽视呢?
上班一族在办公室是坐着、路上开车也是坐着,回家看电视还是坐着。
很多人都已经忘掉了腹式呼吸,而只采用胸式呼吸,所以膈肌就用不到。
想要跑步时呼吸更顺畅,第一步就是要改变现有的呼吸方式,把自己练成腹式呼吸开始启动,然后再进行胸式呼吸的复合式呼吸,这才是完整和完美的状态。
如何练习复合式呼吸?
把手放到肚子上,一开始吸气的时候,要有意识的让肚子鼓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就能掌握腹式呼吸的方式。
很多传统气功和养生学里,也有类似的训练方法。根据2007年西方某机构的研究,膈肌在这样的四周训练后增加了8-12%厚度,肺活量也显著增加,最大吸气压增加了25%。
肺活量大就是呼吸高效?
也不尽然。正常成人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4000毫升,女子约为2500-3500毫升。
肺活量越大,代表吸入体内的空气越多;但是吸入再多,也不可能全部转化,有一个最大能利用多少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大摄氧量(VO2)。
经2001年至2008年间多家科研机构的跟踪研究发现,经过有针对性的四周呼吸肌训练,对于呼吸能力、整体能力、呼吸肌疲劳度、呼吸模式、乳酸转换率、心率和呼吸供给血流分配都有明显的改善。
在某专业队进行的另外一组测试中使用加大运动量的传统训练方式,如果竞技水平想要提高5%,需要花费4周时间、每周平均多训练106分钟。
针对呼吸肌的训练每周只需要花28分钟,平均每天早晚佩戴名为“深度呼吸训练器”的装备各进行一组30次的呼吸练习,6周之后也能达到接近的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借助专业呼吸训练设备对提高成绩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这样的方式简单高效,在哪里都可以训练,看电视、开车的时候都可以。
没有专业设备怎么训练呢?
注意调整呼吸的方式一样可以达到提高呼吸肌的效果。
第一步缓缓吐气,把肺里的气吐尽;
第二步快速吸气,吸满至不能再吸为止,这个过程中使用复合式呼吸;
每次重复30组,早晚各一次。
就这么简单。
注意保持身体正直的姿态,不要使用颈部的肌肉突然发力,也不要让身体前后摇晃,产生代偿。
四周训练就可以达到一个相对的巅峰状态,再提高就比较困难了。
四周之后就不用每天两练,一天或者两天练一次,维持状态就可以了。
一般针对身体机能的物理训练需要四周时间才能有明显的体现,前一两周可能看不出什么来,请大家保持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