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行位驱动浅析
1、模具行位简介
2、斜珑廛躬儆导柱运动的力学简析N ≈ F/cosAN-斜导柱所受弯曲力F-抽芯力A-斜导柱倾斜角度,10 ~ 25 °P-分向开模力T-摩擦力,与钢材摩擦系数相关的定值
3、关于可运用于不同角度行位的单一驱动方式的联想1)行位驱动机构的典型样式
4、2)行位在模具结构中的比例
5、3)双导向:斜顶的经验借鉴
6、4)双节行位:关于可应用于不同角度行位的驱动方式的设想
7、驱动方向:开模方向
8、驱动方向:PL的水平方向
9、各种常用驱动方式的兼容1)行位的动作控制2)双节行位设想的缺陷如斜顶一般,两节行位不可脱,否则无法复位!复位的条件有两个:(1)复位角度(2)结构间隙3)各个出模角度常用的驱动方式
10、第(1)区域:多是由A/B板控制,建议采用斜导柱的方式;如果由弹板控制,建议采用30 °以内的(T块+T槽)方式控制
11、第(2)区域:如果由面板(+流道板控制),建议采用30 °以内的(T块+T槽)方式控制;如果由弹板控制,可考虑双节行位
12、第(3)区域:如果由面板(+流道板控制),建议采用(拉勾+弹弓)的方式控制;如果由弹板控制,可考虑双节行位(可用简化形式)
13、4)关于斜顶联想的延伸。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61
阅读量:80
阅读量:79
阅读量:43
阅读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