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面对没有素质的老师
杨老师:
您好!第一次把心里说给您听,有些胆怯,呵呵!
我是名刚升高三的女学生。但我是个很差劲的学生。我的学习很差,高一高二就没学,真的没有学。所谓的成绩是作弊得来的,我现在说自己的成绩是作弊得来的心里感到羞愧……。在那段日子里,看似很自在,其实很痛苦。那种空虚,让人头疼!整天除了睡觉就是玩手机。如今,我成了高三的学生了,明年的今天我也就高考完了。我现在很害怕,害怕高考。我知道,光害怕没用,应该行动。这几天上课,我刚开始听课,就有了困意…就爬在课桌睡了!等醒来了,又后悔!我真的讨厌这样的自己!可是我自制力太差…我没有动力!现在不知道什么可以让我有动力去奋斗。
我说的奋斗,都是空话,我真痛恨自己,但说的总比唱的好听,没丝毫的行动。我想我这样会毁了自己,但……我很糟糕吧!我真的没救了,现在的我,好颓废!
这位同学:
您好!建议你到我的博客去看看《高三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计划以及切实的行动》,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的。
杨老师:
您好!之前,我向您咨询了有关学习方面问题。您回答我了,只是我用手机还没找见您所说的那篇文章。这个星期,我用电脑回家查一下,我再回复您。
老师,我的班主任我觉得她很没素质。她是个势力的老师。她今年三十多。高一的时候,家里给她送礼(很不好的现象,但很普遍),就送了一次,她对我态度很好,坐位靠前,上课提问,以我的成绩,除非送礼,不然不会这么爱戴我。之后,高二没有再送,她对我就很刻薄,有几次我都哭了。她上课让我回答问题,第一次回答对着呢,她说不对,还一直引导我的思维,我最后说的不满她意,她当着全班人说‘说的都是废话’,她最后把答案说出来和我第一次的回答一样。心里委屈!就今年五月份,班里十几个人都没上体育课,里面包括我。她给我们说让我们想一节课时间说不去上体育课的理由。下课我们找她去了,每个人都编好理由,她当然不信,但她还是放过了。她最后一个问我的,她直接来了句‘滚吧你!’这像是老师说的话吗?更何况我是个女孩!我真想打她,但没那个胆。我舍友脸过敏了,她又是我朋友,我不得不帮她请假,我给她说了,她就当着很多人面说‘你怎么就这么能,你能请了?!’之前别人代假她都嗯了一声没事,而我…我气的爬到坐位上哭了!我同桌很爱说话,别的老师给她说我们这块乱,但她就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你再和别人说话,就让你一个人坐角呢’我说不是我,她不让我狡辩!就昨天晚上,我们上晚自习,她叫我坐位前面那个女孩说事,很多人都看那女孩,可是她就说我要目送那个女孩出去,全班都笑我,我把头低下。
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她让我尊严受损,我讨厌她,但能怎样?她是班主任,我不敢给校长说,毕竟她教学好,校长不会因为一个差生开除一个教师。家里也陪我闹不起。杨老师,她真没素质,她不够资格去当老师!我不想再这样被她羞辱。我有不对的地方,我会改。但我没错也说我错!我想知道我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她?我是位刚升高三的差生,是个女孩。
这位同学:
您好!我要对你说的是: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我们喜欢和爱戴,有的我们对其仅仅是认识而已,有的我们也可能是反感、讨厌。这就是说我们在人生之路上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也并不一定是我们认同和接受的。你说的这个老师对你的行为表现,作为同样的老师我也有点难以理解,在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欠妥当,在为人处事上也涉嫌奉行社会上的那一套,碰上这样对待你的老师对你来说的确是很不幸的,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其排斥或反感、讨厌。不过话说回来,这个老师课教的好,而且也是你跳龙门的关键人物,针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一句话就是:你可以不接受这个老师的为人处世行为,当然你也可以讨厌或鄙视她的不良的行为,但是在知识学习之上你必须以积极主动地思想和行为向她的思路靠近,并力争以积极的行动与她保持合作关系,以满足你自己跳龙门的需要。在这一点上我们始终要牢记:我不能左右天气,但我可以改变心情;我不能改变容颜,但我可以展现笑容;我不能控制他人,但我可以掌握自己;我不能预知未来,但我可以利用现在。怀着感恩的心,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态;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你的智慧。只要你有意识地这样去做,而且时时刻刻去践行,那么也就意味着你的心理和思想已经开始走向成熟了。
你说“她真没素质,她不够资格去当老师!我不想再这样被她羞辱”,你可能知道卧薪尝胆的典故,主人公越王勾践被吴国俘获,后来吴王夫差有病了,需要尝大便的的味道来断定身体康复的进度,找了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尝,而勾践却尝了,这样的屈辱勾践忍受了三年,被放回后他发愤图强,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我想你肯定会从勾践的身上获得你所需要的东西的。
学习是我们自己为了长知识,增能力,更好的融入社会以及拥有美好的未来。所以,老师的个性及对我们态度的好坏,不该是我们学习的动力,而只是一个影响因素而已,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因为讨厌和鄙视某位老师而以牙还牙(当然你可以采用阿Q所采用的方式来宣泄对她的不满,以求得到心理的和情绪的平和),也没有理由不喜欢某位老师而不去好好学习他所教的课程,只有通过与老师的合作优秀的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才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最后请记住,在你的成长过程中,老师仅仅是一个外在条件。所以,作为学生一定要清楚:你的未来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你所感悟到的老师的不良品行也会让你自己的品行更加高尚。你的朋友杨永龙祝你早日走出困惑,为将来发挥自我的最大价值而时刻准备着!
杨老师:
您好!谢谢您!
我知道我这样想不对但我内心真的这么想!我想当长大有自己的成绩了,我想报复……我知道不对,但现在的我们生活条件好了,在家里都是被人宠爱的!在学校却受她这样的气,内心是不平的!我是个俗人,我需要面子,她这么当众说我,我真的不想再在这个学校待下去!想重新开始,去接受一个对我没有看法的环境。每次看到她,不是躲就是默默的,内心很讨厌。她每次见到我就吊张脸…
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高考了,也就意味着一年内要忍着她!老师您说让我学习奋起,不受她的影响,和她合作,跨越龙门。我若问她题,她会爱理不理或者很鄙视我这个差生的!但我知道我只有去接受去面对这些!我会努力奋进的。只是那份仇恨平不下来!
这位同学:
您好!对他人最大的报复,就是用事实来证明自己不是他门缝里所瞧的人;更是让自己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出类拔萃,让小看你的人由衷的称赞和褒扬你。所以从现在起你要制定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具体而明确的目标,比如在上次考试总成绩的基础上增加50分,然后然后根据具体学科的学习情况把这个增长的分数分配到各学科,这样各学科就有了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一旦有了这样一个目标,接下来你要切切实实的决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自己将会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与代价,以及用什么样的行动--确定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行动与计划(包括长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天计划,用白纸黑字写出来)。用此时此刻就去执行计划--锲而不舍的行动以及钢铁一般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恒心,时时坚定严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计划生活,随时随地抓紧时间,全神贯注地、高效率地干自己该干的事情,这样你就会不断的取得成功。其实你的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这个老师的无情的报复,当你由差转成良或优的时候,这个老师也不得不由衷的佩服你!这样一来你是不是从更大程度上挽回了自己的面子呢?我想一定是!其实我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杨老师:
您好!谢谢您!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杨老师,我还以为只有我这样的差生才会对老师有这种悲愤……当我看见您对我的回复时,我真的很高兴!因为我内心的想法可以不遮掩的说出来,并且得到了您的帮助,我感到轻松!
我刚开始还想着您不会理我这么个人,所以留言版我就不怎么看…现在,心情好多了!除了感谢以外,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真希望我未来是光明的!老师谢谢您!
老师我看《高三需要明确具体的目标计划以及切实的行动》了。谢谢您!老师,我觉得我一个人很好,不想处朋友…但以前朋友还是很虚伪的往身边来,真让我无奈!我想静静的学习,给她们说了,她们却说我这人把她们抛开了。那让她们一起学,她们总是疯来疯去,不上进,让我的学习计划总是被打破!我又不能让她们远离我,毕竟她们以前和自己是朋友。我觉得一个人并不孤独,但我自己要用别人帮忙的时候,我想我会很无助…可是有她们,只会增加烦恼,扰乱我思绪!我该怎么办?我要是远离她们,别的同学真的会彻底孤立我,说我不好。我就没办法再待下去……
这位同学:
您好!建议你用五步推导法——第一步,列出每日必须进行的各项活动。比如上课、做作业、睡眠、吃饭、体育锻炼(包括与同学打闹的时间)、……;第二步,根据自己现在的生活习惯,安排好各项活动的基本顺序。如起床、洗漱、早餐、上课、……;第三步,测算各项活动的时间长度。你可以观察和记录自己近期做每一件事情所花费的平均时间作为参考。第四步,根据劳逸结合、科学用脑,以及交叉安排、高效学习的原则,调整各项活动的顺序和学习时间安排(最基本的思路是:a两项学习活动之间应该安排生活、劳动等其他活动;b学习时间比较长[90分钟以上]时应该安排两门性质相异的课程间插或者两种学习方式不同的课程间插学习);第五步,根据效果调整作息时间表——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这样就把所有的事情和谐解决了。
杨老师:
您好!还有个问题就是我现在高三了,不可能像高一高二那样去学,您觉得该怎么计划一下呀!我要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去完成高中三年的全部,我不会制定计划,希望老师您可以指导。
我想知道怎么学习政治,历史,我只有一年的时间,因为我高三了,都说背,但背了,不会用啊!
这位同学:
您好!关于制定计划和学习政治的问题,建议你去看看我的博文《与高三学生谈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对于历史的学习除了课堂上认真听讲以外,还是要花一定的时间去背诵,背和诵要结合起来,要先诵(关键是要反复地看书,在反复中提高)后背。“诵”也就是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来读和历史课文,以求熟能生巧;对难记、难背诵和重点的地方可以动手默写。在背诵的同时注意不同内容之间是否有内在联系,不同课文之间有什么承上启下的地方也要搞清楚,回顾老师课堂是怎么把他们串联起来的。对课文中不能理解的地方,先自己思考,实在搞不清楚就准备一个问题本写下来,进而请教同学或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