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琉璃工艺品有哪些小窍门?
珑廛躬儆导读:琉璃在中国被誉为五大名器之一(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只在传说爵奏笆棚与神怪小说里有这样的传说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
在以前,琉璃这种东西是皇家贵族才能用的起的一种工艺品。琉璃这个词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以它特有的绚烂和色彩和创意,带给大家视觉上的享受,很多企事业单位或个人都把它作为高档商务礼品馈赠给高级贵宾和亲朋好友。琉璃也是礼品行业中的支柱产品,琉璃也开始逐渐走进普通家庭,也成为个人收藏爱好者的收藏品之一。那么,琉璃到底该如何选购呢?什么样的琉璃工艺才算精美精品?
琉璃在中国被誉为五大名器之一(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只在传说与神怪小说里有这样的传说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
琉璃是指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氧化铅)为原料,用水晶脱蜡铸造法高温烧结而成的作品。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一、手工制作:工人必须掌握精湛技术方能操作,每道工艺均有各自不定的变化因素,且在工艺过程中需经反复实验,作品色彩无一雷同,制作难度极高。
二、 一模一品:一只模具只能烧制一件作品,无法二次使用,大型复杂作品甚至需要多次开模、烧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为可贵可珍。
三、制作工序冗长:从构思、设计、雕塑、烧制、细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经过四十七道精致烦琐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
四、琉璃内的颜色都是由各种金属氧化物高温烧结而成的,不会有褪色、氧化等老化现象的出现。
五、高温烧制:将精选原料以1400℃以上高温熔制成各种彩色水晶玻璃,并经过多次精选清洗后,按作品用料比例置于模具中,并设定严格的升、降温曲线,炉温必须控制在1000℃±5℃以内。烧制过程长达15天以上,使水晶原料,精确到每个细微处。方可确保作品精细奇巧、立体、真实、流线飘逸、清晰。
六、琉璃的气泡:琉璃作品应具有艺术生命力,存在于作品中的气泡,更具想象空间,更具灵气。气泡是琉璃的呼吸,这是琉璃艺术领域的共识。
选购琉璃时有注意以下几点:
1、赏光影效果,特别是不同角度厚薄及色彩的光的折射,能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
2、欣赏色彩的自然流动,感受琉璃“呼吸”中透出的纯净之美。
3、琉璃的透流彻度,不宜太纯太亮,需有一定层次与光洁度的差异,否则会丧失其具有动感的生命力之美。
4、感受整体造型及色泽、美感与创作意念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意境之美。
5、从工艺角度欣赏琉璃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非民俗)与结构特征。
6、不受控制的气泡较少,这样的作品才算好作品。
7、从作品中欣赏设计者所想要表达的创意和境界,是否这个作品创意思路有没有符合你的创意。
8、古代的琉璃是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的,琉璃石是一种有色水晶材料,的主要成份应该以二氧化硅为主,琉璃母则是一种采自天然又经人工炼制后的古法配方,可以改变水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在造型、色彩与通透度上有明显的不同。
9、琉璃的等级实际上取决于琉璃母的原料与配制方法,这是自古以来的不传之秘,正是因为琉璃母的存在,才使中国古法琉璃与水晶乃至西方的水晶玻璃“费昂斯”在成份上有了9%的不同。
琉璃的养护:
1、要用纯净水和软棉布擦拭,若使用自来水,需静置12小时以上,保持琉璃表面之光泽与干净,切不可沾上油渍异物等。
2、避免与硫磺气、氯气等接触避免伤害琉璃作品。
3、不可碰撞或摩擦和乱七八糟移动,以免出现表层划伤。
4、保持常温,实时温差不可太大,尤其不可自行对其进行加热或冷却。
5、平面光滑处,不宜直接放置于桌面,最好要有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