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素质转移产生的因素

2025-04-29 11:17:35

1、(1)要是素质间的积极转移得以实现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须通过一定数量和一定强度的练习。一般来说,素质间的转移在一定限度内与练习的负荷成正比,练习的负荷量越大,转移的效果就越明显。反之,转移的可能性和转移的效果就小。另外,发展某种素质时,要考虑周到,多安排一些能够产生良性转移的练习,利用这些练习产生的良性转移来促进相应素质的提高。如果某些练习会产生不良转移,就必须认真考虑安排的时机、次数或采用适宜的其他练习手段与方法来弥补其不足。

2、(2)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的有机体的生物学改造日趋完善,有机体的可塑性相应降低,良性转移会改变得更有选择性。例如,运动员刚开始进入专项训练时,一般力量练习会引起速度的相应提高。但是对高水平的运动员再进行一般力量训练,就很难再促进速度提高。因此,在运动员训练的初、中级阶段应充分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使良性转移的效果达到最佳化。在运动员训练的高级阶段,尽量运用直接转移来提高良性转移的效果。

3、(3)利用素质转移原理来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首先要认清主体与客体的地位与相互关系,即直接练习的素质是主体,受到影响的素质是客体。保证主体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再分析对客体的影响程度,是良性转移就加强巩固,若是不良转移就要设法弥补。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