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的气息氤氲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
让乡土的气息氤氲在幼儿美术活动——浅议乡土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应用摘要在农村幼儿悸茑爿恨园,周边不仅有一年四季优美的风景,还有许多唾手可得的稻草、麦秆、果实、泥忍鸳惝软巴等,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从而引导幼儿发现和感受身边的美、生活的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从而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关键词乡土材料自然风景美术活动幼儿家长资源正文 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儿女。不管是大城市里的幼儿园,还是城乡结合的幼儿园,教育都应该具有地方特色,应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我园位于安徽省凤阳县工业园区内,与珠城蚌埠市相接,辖区内有门台村、顾台村、大青郢、小青郢等多个自然村。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融入到大自然中,和花草为友,与鱼虫为伴。周边的田野、山头、果园、池塘等是幼儿学习的最佳场所;到处可见的稻草、麦秆、果实、泥巴等自然材料,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唾手可得的乡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和感受身边的美、生活的美,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从而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一、走进大自然,在优美的田野风光中陶冶孩子的艺术情操,提高孩子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纲要》中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的美,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乡村中的一条小路、一条水沟、一块石头、一间房屋,田野中的一片麦田、一株玉米杆,菜园中的西红柿、萝卜、青菜等,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孩子们提供了感受并喜爱美的天堂。每年春天我园都会组织孩子们户外踏青。孩子们在花红柳绿的世界里不停地感叹:“真美呀!”白的梨花、黄的迎春花、绿的小草、红的桃花等成了小班孩子们认识和辨别颜色的最生动的教材。他们在老师的提醒下,叽叽喳喳的探讨着:“我的衣服也和桃花一样的颜色,也是粉红的。”“我有一个小被子,和小草穿的衣服一样也是绿绿的……”孩子们在美美的环境中与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有了一次亲密接触。回到幼儿园中,我们的老师将在春游中的发现利用手指点画“桃花”,指纹画“花儿真美”等美术活动方式加以拓展,别提孩子有多高兴了!中大班的孩子们在池塘边观赏柳条随风飘动的柳条,在池塘里快乐游来游去的蝌蚪,老师们引导孩子观察嫩绿的柳叶像眉毛、像小船,还像什么?小小的蝌蚪是什么颜色的?水底的水草有什么特点……来到一片金黄的油菜地,闻闻油菜花香,学学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看看在花丛中飞舞的蜜蜂,到山坡上摸摸柔软的小草,抱抱粗粗的树干;走进树林,听听悦耳的鸟叫声,采上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寻觅藏在草丛中的蘑菇……每一次外出,都会激起孩子们一阵阵欢呼;每一次外出,也换回来孩子们一幅幅精彩的画卷。二、按季节性特征,收集利用乡土自然资源开展美术活动,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在农村,一年四季的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植物种籽常年不断。花鸟鱼虫,田野风光,都是幼儿所喜爱的。它们都成了我们极好的美术创作的材料和内容。充满生机的季节——春天,万物苏醒、百花齐放。万物复苏,小草开始探出了脑袋,树枝上长出了嫩芽,花儿们也争相开放。我们领着孩子,带上他们的画笔,让他们翱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去寻找春天,去感受春天,将他们看到的、听到的用画笔画下来。从他们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燕子归来”、“蝌蚪宝宝的出生”、“春江水暖鸭先知”、“树宝宝长头发了”等等。这些作品让我们感受到春天来了,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清朝诗人高鼎在“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乘东风放纸鸢”的诗中不仅向我们展现了春天的美景,更将孩子们对风筝的喜爱跃然纸上。于是我们在美工区摆上了竹枝、竹片、轻薄结实的纸张等材料,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制风筝。看着自己制作的风筝飞上了天,孩子们别提多高兴了。瓜果累累的季节——夏季。长的豆角、圆的西瓜、扁的蚕豆、紫的葡萄、绿的黄瓜、红的辣椒,真可谓形状各异、五彩缤纷!将这些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水果蔬菜放在美工区中,让幼儿将其变身成各种人物、动物、小玩具等,既好玩又经济,还可以装饰教室。丰收的季节——秋天。花生、玉米、赤豆、黄豆、稻子等农作物相继成熟,我们组织幼儿到果园里采摘枣子、苹果、梨子等;在路边捡拾落叶,欣赏菊花;到农田里观看农民伯伯收割稻子,拾稻穗以及收集野草、豆萁……这些材料随手拾得的材料出现在了我的的在装饰活动中:将各种玉米粒、豆子、小麦、花生、甜黍籽等通过贴贴、画画、剪剪等形式,做成了漂亮的衣服、挂毯、小包和头饰等;将箩卜、土豆、红薯、黄瓜等粘贴上眼睛、嘴巴、尾巴等,一个个好玩的动物小玩具就成型了……孩子们在与丰富多彩的材料互动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的要求,提高了绘画技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创造力。此外,我们还将幼儿绘制的有关秋天的景、物、人的美术作品展示在活动室的墙面上、走廊上,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秋天的美好,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寒冷却诗意的季节——冬天。田野里到处都是落叶枯草,植物秸秆,在别人眼中这些都是毫无价值的废物,然而在小朋友的眼里这些却成了宝贝,因为它们都是进行美术活动的绝佳材料。大家一起用落叶和枯草粘贴小鸟儿的家——鸟窝,将玉米须做头发设计多种发型。我们还把稻草收集起来扎成篮子或者搓成绳子,甚至池塘里的冰都成了孩子们的宝贝,准备好一根吸管,慢慢的吹出各种造型。看!孩子们都成了“冰雕大师”了。三、发挥家长特长,有效利用家长资源在开展活动之前,我们可以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收集材料,从而可以促进家园联系工作,同时更能营造乡土材料应用的大教育环境,形成实施乡土教育齐抓的合力。我们幼儿园的家长虽说大都是农村人,但能绘能制作的家长倒不少。由此,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引导他们参与到课题《乡土资源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挖掘与应用》的研究中来。如大宝的爸爸用竹管制作会动的“机器人”;晓晓的爷爷用芦苇编成的花篮别提有多漂亮了!孩子们爱不释手,都迫不及待的要拜师学艺;文文的爷爷用稻草编织龙、草鞋、草帽等。每一次家长带来的作品都会引起幼儿的创作欲望。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乡土资源材料,制作成各种美工作品,这不仅让孩子体验到了与亲人合作的快乐,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也提高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我园还利用家长开放日和家长会的方式向家长宣传收集各种乡土材料对孩子进行美工活动的重要性,让家长们了解各种乡土资源的再造性功能与作用。同时,让家长欣赏一些利用收集的乡土材料制成的成品、半成品教玩具,以激发家长的积极性。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幼儿学习的大课堂,教师应当引导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并在美术活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从而使孩子们得到美的熏陶,使幼儿园美术活动创造性的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