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理论史考前填空范围总结
西方文论整理
一、填空
1.智者中,在修辞学方面发挥影响最大的人是高尔吉亚,他的作品大多佚失,仅留下两篇范文,一篇是《为帕拉墨得辩护》另一篇是《海伦颂》。
2.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记录了苏格拉底与格老孔对话实使用的一则比喻,这就是非常著名的“洞喻”。通过这则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在苏格拉底-柏拉图那里真理是怎样存在的,而真理的次级存在又是怎样的。
3.柏拉图文本中提出的“灵感说”有其远古的神话根源和实践根源。古希腊神话中有九位缪斯掌管着艺术与科学。她们是宙斯和记忆神莫涅续涅的女儿,分管历史、天文、悲剧、喜剧、舞蹈、史诗、爱情诗、神诗和抒情诗;“灵感”含有“神启”、“天赋”、“迷狂”等含义,“灵感”的原词词义就是“神灵附体”的癫狂状态。在古希腊宗教实践之中“灵感”的表现也就是“迷狂”
4.亚里士多德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理论作品,其中关于诗学理论的作品除了非常著名的《诗学》和《修辞学》之外,还有已佚失的《论修辞》、《论诗人》、《荷马问题》和《戏剧研究》。
5.《诗学》总结了悲剧的六种基本元素: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
6.亚里士多德特别看重悲剧在观众那里产生的“怜悯和恐惧”的“净化”效果。“净化”一词含义颇多,一方面它是一个医学术语,意指通过“排泄”、“发泄”涤除身体内的有害物质或有害的体液,从而保持肌体健康;另一个意思则与古代希腊宗教或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秘仪有关。
7.贺拉斯是奥古斯丁时代(公元前30-公元14年)的文坛巨匠。他的《书信》卷二第一篇和第二篇,特别是后来以《诗艺》闻名的那篇书信,组成了他的文学理论著作。
8.朗吉努斯晚贺拉斯大约一个世纪。这只是学术界今天的推测,实际朗吉努斯具体的生卒年月不可考,也许会更晚,他的真名也不可考,“朗吉努斯”是另一位作家名字,古代学者将二者混淆,故沿用至今。他唯一保留下来的作品论文通译为《论崇高》。
9.奥古斯丁(354-403)发展了普洛丁的神秘主义哲学,使之与基督教思想相结合,形成更为系统的神学学说。奥古斯丁之后八百年间,他的体系一直处于统治地位,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他的这种美与丑和谐统一论,在文学批评中是有价值的。在文学中,技巧性地安排美丑对比,是文学性的根源之一。
10.奥古斯丁对文学创造“模仿”本质的理解和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的模仿论相似。他将文学视为对社会生活的虚构性模仿。
11. 9世纪初,以巴格达为中心的“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兴起阿拉伯哲学家,如阿维森纳、阿威罗伊等人的哲学,逐渐受到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的重视。“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也由此逐渐在西欧传播,为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托马斯·阿奎那尽管没有这么彻底地将丑也包括到统一性中,但是在他对美的多样性的承认中,也反映了这种思想。他曾援引圣徒保罗的话,说“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
12.在文艺复兴这一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文学和艺术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其中文学(诗歌、小说、戏剧)更是扮演了先驱者的角色,仅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故乡意大利,便诞生了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这样三位文学巨人和人文主义先驱。
13.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诗人,文学创作上创作了不朽的长篇叙事诗《神曲》,主要文论著作有《致斯加拉亲王书》与《论俗语》。
14.但丁谈到《神曲》的复杂涵义时,把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直义(字面的意义);一类是字面所指的事物的意义。他又将后者具体分为三种,即寓言的意义、道德的意义和神秘的意义。但是,但丁所说的诗歌的意义不应是简单的,而应该是复杂的,需在字面意义这一浅表层次下传达出更丰富、深厚的意蕴,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寓言性,这便触及到了文学作品意义上的结构层次与含蓄蕴藉(说这个可能考)
15.菲利普·锡德尼爵士是文艺复兴晚期著名诗人和批评家,是当时公认的“新学花朵”,他的《为诗辩护》文学理论内容相当丰富,其基调是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创造性“模仿说”及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
16.法国新古典主义是当时两股思潮发展出来的综合结果:一个是16世纪的人文主义,另一个是17世纪上半期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主义,布瓦洛是我们了解法国新古典主义的钥匙,他的作品《诗的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理论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重视理性、重视艺术因素、“自然”和“类型”、关于模仿古人作品等。
17.英国古典主义创始人屈莱顿,作品《论诗剧》。
18.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文论家,其哲学著作有《哲学沉思录》、《盲人书简》、《与多华尔对话》,文学作品有《私生子》、《一家之主》,小说《拉摩的侄儿》、《修女》、《宿命论者雅克》。
19.莱辛著作《拉奥孔》。(有可能和达芬奇混一道题里,具体区别自己找下)
20.18世纪末到19世纪30至4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的兴起,与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思想和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也都相当重视个性和情感在文字中的表现。浪漫主义文学理论正是在它们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起来的。
21.席勒是德国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他在美学和文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有《美育书简》、《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22.歌德,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文艺批评家。他在政治、科学、思想等领域也取得了出色成就被誉为全科全书式的人物,比较集中谈文艺的是由爱克曼记录的《歌德谈话录》。
23.斯达尔夫人,法国著名浪漫主义女作家,文学批评家,代表作有《论文学》、《论德国》。她进一步提示出造成南北方文学不同特征的原因。她采用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将文学与各种社会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突出强调了地理环境对文学的影响。
24.维克多·雨果是法国大作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文学理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克伦威尔》和《莎士比亚论》之中。
25.华兹华斯是英国第一个浪漫主义大诗人,他对浪漫主义诗歌的研究,大部分在与柯勒律治(主要作品:文学生涯、莎士比亚论集、方法论)共同出版的《抒情歌谣集》的几篇“序言”中。
26.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主要理论著作是《为诗辩护》。
27.使“社会历史批评”完全确立起来的,是法国的艺术学者丹纳,根据他1864年开始做的系列讲座笔记汇集而成的《艺术哲学》,其内容源于他同年的意大利旅行体验。他的一些结论后来被推翻,但他的理论、他的名字,却已和“种族”、“环境”、“时代”这三种决定艺术的要素紧紧的联系在一起。
28.俄罗斯的社会历史批评代表人物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
29.典型性是一种剔除了偶然性的“现实”必然性,是一种体现着普遍性同时又血肉丰满的个性。别林斯基的“典型”理论和“典型性”原则,是其再现现实的真实性原则的升华与结晶,是整个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论中一个至高的坐标。
30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反复强调,对文学艺术的研究就像对植物的研究一样,是可以科学化的。这种纯客观的科学态度,使他试图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出发来解释文艺形成的原因。
31.丹纳的这种文学观,与西方传统的“模仿说”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修正了“模仿说”。(不会考,但是考模仿的时候可以加上)
32.奥古斯都·孔德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的自然科学为其基础,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摈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所研究的那些所谓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
33.埃米尔·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理论家和创作实践者。他的《实验小说论》和《戏剧中的自然主义》等理论著作,构成了自然主义创作的理论基础。他以数量庞大的小说作品来实践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规模巨大的《卢贡·马加尔家族》就是其杰出的代表。通过这些努力,他终于在严格意义上创建了“自然主义”文学理论。
34.左拉不仅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更以《卢贡·马加尔家族》这部包括20部长篇的大型家族史小说,描绘出“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其中《小酒店》、《娜娜》、《萌芽》等,已成为不朽的名作。
35.“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古已有之,而真正把它作为一种确切的文艺理论宗旨并形成一定流派,则是19世纪的唯美主义运动。1818年,法国哲学家库切将当时流行于文艺界的种种概念提炼为“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口号,这标志着唯美主义运动的开始。
36.奥斯卡·王尔德可以说是唯美主义的代名词,人们提到唯美主义必须会提到这个名字,因为唯美主义在他手里达到了高峰。除了文学理论著作、文学作品之外,他的生活可以说也是“唯美主义”的,并且引领了当时的时代风气。
37.尼采是19世纪后半期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虽然被同时代的人所冷落,然而却对20世纪的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尼采写了大量的思想著作,其中以《快乐的科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超善恶》、《道德谱系》、《偶像的黄昏》、以及《权力意志》最为重要。
38.《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系统讨论美学和文艺问题的著作,也是他全部美学和文艺思想的基点。
39.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以其精神分析理论步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思想界,进而使其后的整个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包括无意识理论、人格结构说、(人格结构说在论文《自我与本我》中提到,发表于1923年,人格结构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组成部分)本能论、梦的理论.
40.俄狄浦斯情结一词源于古希腊悲剧艺术家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是弗洛伊德从“性本能”说出发,以这一悲剧为背景所创立的。
41.普罗普在对俄罗斯的100多个民间故事进行分析以后,于1928年发表了《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
42.作为重要的现代主义诗人,艾略特在文学理论上也有自己的贡献。这里只就他的早期思想同新批评的关系做的简单描述。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他的诗人“无个性理论”,早期代表作为《传统与个人才能》。
43.一般认为,原型批评有两个思想来源;一是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一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作为人类学家,弗雷泽在考察了原始的祭祀仪式之后,完成了人类学理论巨著《金枝》。
44.1945年,列维--施特劳斯在雅各布森及其同事创办的语言学杂志《词语》上发表了《语言学与人类学的结构分析》一文,标志着结构人类学的开始,也正式宣告法国结构主义的出现。因此,列维--施特劳斯被尊为“结构主义之父”。
45.罗兰·巴特提出了与“介入”理论相对立的“零度写作”理论
46.文艺复兴时期,不只是文学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是各种造型艺术高度繁荣的时候。特别是到了16世纪,在意大利,绘画、雕刻方面的成就及影响甚至远大于文学领域,诞生了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