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学古筝
1、让学生有“我想学”的念头 在我们所学过的心理学认为,任何事物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它往往能够决定着人们今后对它的看法。当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琳琅满目的乐器时,他们对每一件乐器都充满着好奇,都很感兴趣,很想学。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古筝上来呢?这时教师和家长可以利用已有的硬件设施,让孩子从心理喜欢古镇,从心里想学古筝。如:用录音机播放一些较为优美、动听的古筝曲来吸引孩子;用VCD播放儿童表演古筝的节目;用电视播放孩子最喜欢的《还珠格格》中紫薇弹奏古筝时的情节等等。我这里有很多学生就是因为这个才有学习古筝的念头,当孩子听到、看到这些时,就对古筝产生了很好的第一印象。特别是看到《还珠格格》里的紫薇弹琴的这一幕,很是让孩子羡慕、喜欢。这时学生就会产生了自己也要像紫薇一样边弹边唱的想法,古筝也就成了他们的第一选择对象。
2、让学生能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 学生对古筝的兴趣往往会随着幼儿对古筝的新鲜度和学筝的难易程度的改变而改变。这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老教育他们的,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学习,让他们感到学习古筝是快乐的。1、 用形象的儿童语言,让孩子能够易于接受: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年龄偏小,他们的形象记忆要远远胜于抽象记忆。所以在幼儿古筝教学中,我们应该把那些枯燥的语言、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孩子喜欢听的、形象的、具体的语言,以此创设愉快、轻松地环境。例如在教弹筝手型的这一方面,我先说手型基本像个握鸡蛋的形状,不能太紧,太紧的话鸡蛋会在手心抓破哟,也不能太松,太松的话|手心的鸡蛋会掉在地上的;然后手放在琴上时,我是这样告诉孩子的:我们的小手像一座弯弯的桥,我们知道桥是很平滑的,而且前面上不能有漏洞,要不然汽车和行人就要掉下去的。那么在幼儿练习的过程当中,我就可以这样说:小心,汽车要掉下去,来提醒手指不要张开;哇!这座桥高低不平好难开呀,来提醒手指的关节突出来了,不够圆滑、不够放松等等。这样孩子就不会从老师口中听到:“这样不对,这是错的”等字眼,也会觉得学古筝是件很有趣的事情。这样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就有了学习的愿望和动力。2、 与家长交流,相互配合,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很多学习古筝开始都是一时兴趣,但是学习任何事物都是有枯燥性的,古筝学习也不另外,特别是初期学习基本指法时,也会很枯燥,这是很多学生都会有打“退堂鼓”的想法,这是学生家长和老师之间要进行及时交流,让老师明白学生的想法,好及时与学生做好思想交流,也可以在课堂内容上尽量布置一些能让学生感兴趣的曲目,回家练琴时,让家长多表扬学生,多对学生有赞美的感觉,让学生充满自信,以增强学习兴趣,,那么度过一段枯燥的学习期后,学生能演奏一些好听曲目的时候,她已经对学习古筝有一定的兴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