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个月婴儿科学教养中的误区

2025-04-12 05:52:45

1、教养误区一:用襁褓将婴儿紧密的包裹起来。 用尖怄猩柩襁褓将婴儿紧密的包裹起来的做法,已经有非常长的历旮甭萦鲥史了,至今依然有不少父母是这样来处理自己的新生儿的。对农村育儿状况的调查也发现:捆绑婴儿的占25%。过去人们认为,用襁褓包裹婴儿有很多好处:一,可以让婴儿感觉到温暖和安全,就象在母亲的子宫里一样。二,可以让婴儿的睡眠时间更长。三,可以防止由于婴儿乱动而造成身体损伤和猝死。四,可以防止婴儿将来患上“罗圈腿”。 现代科学育儿观指出:襁褓包裹的方法具体就是给孩子穿上小衣服,垫上厚厚的尿布,然后结结实实地把孩子捆在一床小被子里,让孩子的身体、手、脚都不可以活动。事实上,这些观点是不科学的。就拿第一条来说吧,婴儿在母亲体内时,虽然是被子宫包裹住的,但婴儿在里面是可以自由活动的,怀孕的母亲们都能感觉到胎儿在自己体内的活动,翻身、踢腿等各种动作。而裹在襁褓中的婴儿,身体、手、脚都是不能动的,完全失去了自由。至于第二条,裹在襁褓中可让婴儿睡眠时间更长,也是非常片面的。事实上,柔软与温暖,就可以让婴儿感觉到舒适与安全,就可以很好地促进婴儿的睡眠,没有证据显示不包裹襁褓的婴儿睡眠质量就差。西方很多国家都没有用襁褓包裹婴儿的习俗。至于第三条,襁褓包裹可防止婴儿身体损伤和猝死,是紧密包裹的必然结果,婴儿连动都不能动,自然很难发生意外,然而,不能动还会导致婴儿身体四肢得不到运动,骨骼、关节等的发育受到限制,进一步使婴儿的感知觉及智力的发展都受到影响。刚出生的婴儿是娇嫩的,但也不是碰不得的。在不伤害小儿的前提下,你尽可以大胆的摆弄他,让他活动。为了避免小儿活动过度引起髋关节脱臼,可以在生后半个月内用小被捆住腹部到下肢的部位。但以后千万不要把孩子从早到晚捆得象粽子一般,否则会影响儿童的发育,妨碍他们好动的天性。至于“罗圈腿”,主要由于孩子缺钙而引起的,与是否捆绑包裹并没有关系。   18世纪的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就曾反对用襁褓来束缚婴儿。他认为这不仅妨碍其自由活动,而且对各部分器官的发育以及气质、性格的形成等都是有害的。他把成人送给婴儿的第一件礼物——襁褓称作枷锁。这副枷锁牢牢地捆住了婴儿的手脚,使他丝毫不能动弹。孩子只能用哭来表示他们的反抗和不满,而哭也成了初生婴儿唯一的能够使用的锻炼方法。

2、 教养误区二:婴儿睡眠的房间要光线昏暗,密不见风。 有些父母认为,婴儿体弱,不能见光、见风。婴儿所在的房间要拉上厚厚的窗帘,门窗要紧闭,成人出出进进要随手关门。这样才能保证婴儿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现代科学育儿观指出: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的流通。如果不开门窗,空气不流通,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浓度会不断增高,新生儿在污浊的空气里生活非常容易得呼吸系统疾病。开窗通风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冷风直接吹到婴儿身上,尤其是在夏天,婴儿的毛孔张开着,遇冷风忽然侵袭容易造成毛细血管突然收缩,毛孔紧闭,体内热量散发不出来,引起感冒、发热。因此,父母在开窗通风时注意把婴儿放在风不能直接吹到的位置即可。 同样,让婴儿的房间始终保持昏暗的光线,对婴儿的成长也是不利的。虽然婴儿的视力还没有发展好,但婴儿是需要适宜的光线变化来刺激其视觉的发展的。黑夜与白天交替的光线变化,也有利于婴儿感知外部世界,更快地适应环境。需要注意的是,不让要光线直接照射到婴儿的眼睛便可以了。

3、教养误区三:婴儿在满月之前不能洗澡 有些父母认为:婴儿不脏,没必要洗澡。而且新生儿身体娇嫩柔软,弄不好会弄伤婴儿,或者引发感冒。尤其是婴儿的囟门,千万不能洗。有些老人认为“天灵盖”是“护身符”,动不得,洗不得,结果小儿弄得满头污垢,甚至结了痂。 现代科学育儿观指出: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皮肤柔嫩,防御疾病侵害的能力差,如果不经常洗澡,汗液及其他皮肤排泄物在皮肤表面积蓄,会刺激皮肤,容易发生皮肤感染,因此要经常洗澡。新生儿出生后第二天就可洗澡,有条件的最好每天或隔天就洗一次。冬天可适当减少,每周洗1-2次。只要用正确的方法来给婴儿洗澡,就完全没有必要担心洗澡会伤害到婴儿了。对于新生儿的囟门,也是可清洁的。其实,新生儿在12-18个月后,囟门才能完全闭合,在此之前囟门虽不能受强力震动,但用香皂洗一洗,保持头部清洁是绝对没有害处的。

4、教养误区四:婴儿不能多抱,抱了容易形成抱癖。 垓矗梅硗 有些父母认为:成人不应该经常抱婴儿,经常抱会让婴儿上瘾,不抱的时间就会哭闹,非要让成人抱不可。 现代科学育儿观指出:婴儿应当多抱,经常抱婴儿会有以下好处:一,经常得到成人抱的婴儿,与成人之间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成人抱着婴儿时,经常会跟婴儿说话、冲婴儿笑、用眼睛温柔注视婴儿、轻拍、轻抚婴儿。这些都会让婴儿形成更强的安全感,不易经常哭闹。即使成人因有事顾不上抱时,婴儿自己躺在床上会不断运动四肢,四处张望,口中喃喃有声,而并不象人们认为的那样会得不到抱就哭闹不休。二,经常得到成人抱的婴儿,感知觉与智力的发展更快。这是因为,躺着时,孩子能看到的周围世界非常限,其大脑得到的信息刺激很少。而抱着的孩子,眼睛可以看到周围更广阔的世界,各种色彩、形状、不同的光线、不同的人与物,这些都能给婴儿的大脑提供丰富刺激。三,经常抱着的孩子体形会变得优美。因为在抱着的状态,婴儿身体重心发生改变,加上成人托住婴儿颈背与腰臀的抱法,能帮助婴儿的脊柱更好地形成自然的生理弯曲。

5、教养误区五:给婴儿睡硬枕头好。 有些父母认为:婴儿睡硬一些的枕头可以使头骨长得结实,脑袋的外形长得更好看。 现代科学育儿观指出:对于新生儿来说,颅骨较软,囟门和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使用质地过硬的枕头,易造成婴儿头颅变形,或一侧脸大,一侧脸小,影响外形美观。而且,新生儿头大,几乎与肩同宽,平躺睡觉时,侧卧时,头与身体也在同一平面,颈、背部肌肉自然松驰,因此没有必要使用枕头。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3个月后开始学抬头,脊柱颈段出现向前的生理弯曲。为了维持生理弯曲,保持体位舒适,最好使用枕头。婴儿枕头高度以3~4厘米为宜,并根据婴儿发育状况,逐渐调整枕头的高度。枕头的长度与婴儿的肩部同宽最为适宜。枕芯质地应柔软、轻便、透气、吸湿性好,枕头与头部接触区尽量做成与头颅后部相似的形状,枕套可选用半新的棉布制作。婴儿的枕芯要经常在太阳下暴晒,枕套要常洗常换,保持清洁。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