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收拾整理时家长娇惯出来的

2025-04-13 02:38:02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了,但似乎也变得越来越懒了。也可能正是这优越的生活条件,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变得懒惰和不爱收拾整理了。总体而言,孩子不爱收拾整理既出自他们本身的一种惰性,也是一种从小养成的不良习惯。

每个人与身居来都有一种惰性,这种惰性主要表现在不愿意付出劳动上,而收拾整理不仅要付出体力劳动,还要不断地总结思考付出脑力劳动,而孩子在没有直接从收拾整理中得到“实惠”时,他们往往会对此表现出懒惰的样子,试想,零食可以满足孩子的食欲和口味,而没有哪个孩子是懒于吃零食的。正是因为收拾整理没有给孩子带来具体而直接的实惠,所以他们才懒于收拾整理,这是孩子不愿意收拾整理的根本原因。

此外,不爱收拾整理还源于孩子从小形成的一种习惯。很多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没有形成让孩子收拾整理的习惯,而孩子自然也没有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所以很多孩子都上小学了却连自己的书包都不会整理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单纯地就能力而,孩子四五岁就应该会收拾整理自己的东西了,只不过家长没有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而已,当然,收拾整理的习惯既在于家长的培养,也在于父母共同做出榜样,更需要做出正面的示范。

方法一:让孩子意识到整理的必要性

前面我们分析了,孩子不喜欢收拾和整理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从收拾整理中得到实惠,如果能够让孩子得到这种实惠,如果能够让孩子得到这种实惠或者意识到这种实惠,那么应当会有收拾整理的动力,简而言之,就是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收拾整理的必要性。

孩子随时收拾东西的好习惯,一定要让他从小养成。如果孩子不收拾东西,或者东西用过后随便乱扔,下次再找时就会非常困难,也很不方便;即便最最后找到了,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这样做事没必要的。让孩子明白了这个道理,或者亲身体会到了这样做的不便,他渐渐就会养成收拾和整理的习惯。

方法二:培养孩子的调理性和整理的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娇宠,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什么都不用管不用问,久而久之,孩子就不会收拾自己的东西了,反正自己不收拾也有人收拾。其实,孩子不会收拾和整理倒不是什么大事,关键是孩子在这个坏习惯的影响下回失去做事的条理性。所以,无论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讲,还是从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情考虑,都应当让孩子养成收拾和整理的好习惯,当然,培养孩子爱收拾的习惯应当从小事入手,让孩子渐渐养成习惯。

其实,让孩子学会收拾和整理并不难,大多数妈妈从不来把这事当回事儿,认为没必要在这些小事上和孩子较真,有费口舌让孩子整理的时间,还不如自己动手效率高呢。其实,妈妈这样想是错误的,自己这样做等于包办了本该属于孩子做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也剥夺了他做事本该具备的条理性。

方法三: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话一点也不假,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父母在家中不爱收拾,那么孩子也很难养成爱收拾整理的习惯,因为孩子没有好的榜样可以学习。所以,要想让孩子养成爱收拾整理的习惯,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如果父母有乱扔、乱放东西的习惯,那么当父母要求孩子收拾整理时,孩子可能就会反驳说:“你连自己的东西都不收拾,干吗要求我这样做呀?”这个时候无论你怎么回答孩子,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最好的说服就是以身作则。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