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炼公文主题

2025-04-18 01:55:21

公文的主题,是贯彻党恽但炎杰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贯彻领导意志的关键所在。公文主题要求准确、鲜明、单一、集中。公文主题不鲜明、内容不集中、表述不准确,势必给工作带来被动的局面。但要提炼出准确鲜骈跪爸锂明的公文主题并非易事。结合公文的写作实践,本人认为:提炼公文主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公文标题概括要准确

公文的标题是公文主题最直接的表达、最简洁的概括,是公文的“文眼”之所在。因此,公文的标题,应该做到准确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反映公文的本质内涵。然而,现行公文中,有许多公文标题还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致于影响了公文内容的表达。如:《关于修建县一中新教学楼的请示》,此公文的内容主要是请求拨款修建县一中的新教学楼,但公文的标题却没能反映出“请求拨款”这一内容,如果只看公文标题,上级领导也许会说,建就建吧,何必请示呢。建楼而不必拨款,何乐而不“批”呢。又如:《关于开展扶贫救灾工作的请示报告》,这个标题单从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上看都没有错,可它却存在三个以上的毛病:一是“请示”和“报告”两种文种混用;二是主题不单一,“扶贫”和“救灾”是两回事,违背了公文“一文一事”的原则;三是内容不具体,“扶贫”和“救灾”都是大的工作范畴,所请示的事项不具体、不明确。再如《××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关于利用海上航线开展边境旅游业务)的通知>的通知》。这个标题不仅违反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的规定,而且标题太长、语句重叠、语意累赘,影响了主题的表达。  提炼一个精确的公文标题,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抓住本质;二要统览全文;三要概括精要。对于“通知的通知”这一类标题,可参考如下做法:一是省略重复的或不必要的成分,如“通知”、“关于”等,可以省去中间环节,直接写“某某县转发国务院关于……的通知”;三是重新拟写原标题,不完全移用。  

二、公文内容表述要集中

公文主题要求集中、单一。即一篇文稿所表现的思想、观点、意图、结论,都应该只有一个。这就要求公文作者在表述公文内容时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叙事要简、议论要精、说理要明。要“文约事丰”、就事说理,不要节外生枝、旁征博引,这是保证主题集中的基本条件。二是要“一文一事”。从唐代开始,公文就有“一文一事”的规定。1987年至1993年,国务院两次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了这一要求。一般说,除综合性大报告外,都应坚持“一文一事”。请示类文种更应如此。坚持“一文一事”,有利于主题表达的集中。三是“片言居要”。即把总的要点放在开头部分,每段的要点放在段首。形成主题句、观点句。寥寥数语,概括精要,使公文的主题鲜明、集中地体现出来,便于读者把握公文的主题精神。  

三、行文观点要突出思想性

公文,不仅要传达党的政策和领导意图,告诉人们怎么做,而且还要说明道理,告诉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其深刻的思想内蕴统一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可以说,思想性是公文的精髓。没有思想性,公文就必然缺乏生命力。  但目前我们接触到的公文中,往往存在一个通病。多是就事论事,思想性比较贫乏。即或讲一些道理和思想,也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甚至只谈工作,不谈思想。这个通病表现在总结报告类文体上最为明显。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总结:“一年来,我们一共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总之,从政治思想到经济建设,从文秘工作到宣传教育,从计划生育到职工福利。洋洋洒洒数万言,详详细细数十件。这不是总结,而是“流水帐”。什么是总结?总结是对过去工作的再认识。工作成绩要写,但写成绩的目的是通过回顾、分析,从中找出经验教训,把它条理化、系统化,得出规律性的东西。这东西就是理性认识、就是思想性。有了思想性,公文才能出观点、出结论;公文的主题才会深刻、鲜明,才有指导意义,才具有生命力。现行公文中也有不少好的总结范例。党的十四大、十五大报告就是最具有思想性的高水平的总结。  如何提炼思想性,一是要从数据中出观点;二是要从事例中出观点;三是要从现象中出观点。  总之,撰拟公文,要遵循公文主题的要求:正确、鲜明、单一、集中。具体说来,要做到“五要”: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概括问题的实质;二要善于挖掘公务活动中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三要思维缜密、思路清晰,体现出严密的逻辑联系;四要有主有次、详略得当,体现事物的完整性;五要观点鲜明、开宗明义、片言居要。此外,撰文者的思维要有深度、广度,在思维流向上要与授意者(领导者)的思维流向相一致。这也是深刻挖掘公文内涵,完整准确地表达公文主题的诀窍之一。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