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尿床怎么办呀
1、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每天睡前2个小时,不要再让小儿喝饮料或水,养成睡前把尿排净的习惯。
2、睡前别让小儿太兴奋:每天让小儿按时睡眠,睡前不宜过于逗弄,不宜做剧烈活动或太兴奋的游戏,不宜看刺激性影视片,以免大脑过度兴奋,促发夜里尿床。
3、白天别让小儿太疲劳:起居生活要规律,白天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最好能睡个午觉,以免过于疲劳夜里睡得太沉,有尿时不容易醒来,也不容易被父母唤醒。
4、建立夜里排尿的反射:治疗初期,父母要查出孩子在夜里容易发生尿床的时间,并提前半小时用闹钟唤醒小儿起床排尿,使唤醒的铃声秘膀胱的充盈刺激同时出现。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条件反射就会建立起来,夜里小儿能够被膀胱的充盈刺激唤醒,自行控制排尿。需要提醒的是,唤醒小儿起来撒尿一定要让其醒透,在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净,否则在昏睡中不容易建立起排尿条件反射。
5、训练宝宝的膀胱功能:督促小儿白天多饮水,并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训练小儿适当地憋尿,提高膀胱控制力。当小儿撒尿时鼓励时断时续,然后再把尿撒尽,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6、从饮食方面进行调整:每天下午4点后让小儿少喝水,晚饭最好避免吃流质或喝很多汤,餐后水果也不宜吃西瓜,桔子,生梨等水份丰富的水果,临睡前不宜喝奶,以减少膀胱的贮尿量。
7、小儿尿床,多些宽容:尿床后会使小儿害羞,畏缩,自卑。如果父母不顾及小儿的自尊心,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小儿趑虎钾缫更加紧张,委屈和忧郁,经常处于诚惶诚恐中,会导致症状加重。父母应以亲切的态度对待孩子,使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放松心理,能与医生积极配合。专家指出,对待尿床的孩子,只能在安慰及鼓励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这一点非常重要,是治疗成败的先决条件。
8、努力找出尿床的因素:从治疗第一天起设置生活日程表,当小儿尿床时,努力找出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用日历每天记录,如未按时睡眠,睡酡箔挝棍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或晚餐液体摄入量太多等,以控制小儿尿床的因素。临床是把三岁以上孩子夜间不自主的排尿称为遗尿症,一般表现在晚上不易叫醒,叫醒后迷迷糊糊,小便次数较多,但量不多,睡觉姿势多是蜷式或爬式,冬天或者阴雨天容易尿床。长期尿床对孩子的危害很大,最主要表现在性格方面、学习方面和生长发育方面,尿床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孤僻自卑、性格内向,胆小易怒等心理障碍,孩子这个年龄正是人一生中的性格塑造期,如果因为尿床形成这种性格一生也很难改变,我想家长也不希望因为这种病影响孩子一辈子。尿床孩子大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记忆力减退或者刚记过的知识没过多久就忘了,发育慢、从小体弱多病、挑食厌食不想吃饭都是尿床能影响到的。作为医生我能深深的感到尿床孩子多么可怜,他们多么渴望能和正常同学一样,拥有健康自信的童年,希望家长能够重视一下。但是如果孩子还是经常尿床的话,可以使用遗立康来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