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如何用事实论据让论证更充分
1、对事实论据进行假设分析 这种方法主要指在叙述完事实酹汹钕拚论据后,在论据和结论之间来一个假设,从反面来强调所要论证的观点。例剧安颌儿如,要以《邹忌讽齐王纳谏》里的事实来论证“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这样假设:如果齐王是一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家伙,邹忌的话纵然说得再动听也是对牛弹琴!要论证“感情影响着对事物的认知”就可以这样假设:如果不是因为邹忌的妻子特别爱邹忌,她怎么会认为连自己都觉得“弗如(徐公)远甚”的邹忌会美过徐公呢? 再如,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期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被录取了。可是,经过再三考虑,他放弃了歌唱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如果用这个事实材料来论证“正确的选择会让人生与众不同”,那么陈述完事实材料之后,我们不妨这样假设:如果高尔基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学巨匠了。
2、对事实论据进行归纳 归纳法主要指从众多事例中,总结出一条基本规律。如果考生能用众多材料来说明一个道理,必然会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在列举了西伯、孔子、屈原等人的事例之后,归纳得出了“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的观点,令人信服。
3、对事实论据进行评论 在叙述完事实论据后,为了突出运用事例的目的,要对事例进行评论,使事例更好地为自己的论点服务。 例如写作命题作文《宽容》,有学生举了这个事例:安徽桐城有一棰很于秋条“六尺巷”,起因是张、叶两家争地。张家主人乃当朝宰相,张老夫人致信给他,他回信却说:“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让出三尺。叶家不好意思,也让出三尺,便成了现在的“六尺巷”。在简要陈述这个典故之后这个学生作了这样的评论:那位宰相舍弃了自己面子的威严,以自己宽容礼让的胸襟,大度能容的气概,化干戈为玉帛,止争斗于未起。如果没有超出常人的高风亮节,怎会作出这样的舍弃?这样的评论紧扣论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对事实论据进行设问 这种方法主要指在叙述完事实论据后,对论据进行设问,再得出自己的观点。 《现代快报》曾经报道:有次《咬文嚼字》的主编在南京向中学生谈道,有位学生写一篇600字的作文,其中竟有72个“死了”,包括“心里烦死了”、“功课紧张死了”、“热死了”等等,这说明学生的词汇量相当贫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一篇作文的用词不超过200个。看来,中学生“语言贫血”是事实,已影响了语言表达效果。600字的作文用了72个“死了”,是谁之过呢?当然学生自己首先要负责任。但是这种责任仅仅只是学生未学好之过吗?显而易见,“贫血”的教育模式才是造成学生“语言贫血”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