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夜视仪分析

2025-04-08 15:37:52

红外夜视仪,微光夜视仪,夜视仪其实都是一个概念,为什么夜视仪很多时候都叫红外夜视仪呢?因为,夜视仪断芡闽彝基本上都配备有红外辅助光源,所以又叫红外夜视仪。其实红外夜视仪的概念的出现,是因为一代夜视仪在稍微暗一点的情况下就必须使用红外线作为辅助光源,才能看见目标。而过去10年,市面上主流的产品都是一代夜视仪,所以夜视仪又叫红外夜视仪。近几年这个概念已经被二代夜视仪所打破,因为二代夜视仪在非全黑的情况下,是不需要使用红外辅助光源。并且红外辅助光源的发射器,在夜晚是会被观测目标看到,有红点曝光。所以军方在使用夜视仪时,是不允许开启任何的红外灯作为辅助光源的。因为在实际使用中,全黑的情况基本上没有,除非在山洞和地下。在野外,基本都叫微光情况下。既然这个概念已经出来,我们就姑且将夜视仪都叫着红外夜视仪吧。红外夜视仪将来自目标的人眼看不见的光(微光或红外光)信号转换成为电信号,然后再把电信号放大,并把电信号转换成人眼可见的光信号。专业讲:红外夜视仪产品通过目镜将光线聚焦在影象增强器上来采集和增强现有光线,在增强器内部,一个光电阴极会被光“激活”,并将光子能量转变成电子,这些电子经过一个位于增强器内部的静电区域被加速后,撞击在磷表面屏幕上(就好象一个绿色的电视屏幕),形成人眼可见的图象。经过对电子的加速,增强了亮度和图象的清晰度用途:适用于军队,海关、边防、治安守卫的夜间巡逻,侦破取证。银行、金库文物重要物资仓库的夜间监控。海底资源的夜间探查,海上石油平台水下部分监控,远洋捕鱼,红外夜视仪器都重要的工具。卫星遥感遥测,天文星系弱星的的夜间观察。记录植物夜间的生长规律研究,以及夜行动物的生活习性研究。现在,红外夜视仪器的使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1.为什么红外夜视仪的成像是绿色的而不是呈红色的红外光谱?绝对0 度以上的物体都要辐射能量。温度越低,波长越长。一般室温时,为红外线。当温度为800度左右,辐射为可见光,就是为什么铁烧红了你能看到亮光。红外线我们是看不见的,晚上了,没有可见光,但是仍在辐射红外线,人和周围的树木的温度不同,辐射的红外线波长也不同。红外夜视仪的原理是将我们肉眼看不红外线转化成为可见光。因为辐射的红外线很弱,所以转化成的可见光也很弱。图像呈绿色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对绿光感光性最敏感,而且容易疲劳,这些都是使我们对弱光看得更清楚些。而且红光和绿光的区别就是波长不一样而已,很容易转变的。夜间模糊的图象→光电阴极(把光子转化为电子)→微通道板(通过高压使电子数量增加)→荧光屏(电子撞击一个具有磷光质涂层的屏幕)所以红外夜视仪看到的景象大多是绿色的2.红外夜视仪图像增强管的介绍(没找到解说,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了一段。这个理科生比较容易懂,知道就行,不需要理解,中间涉及的知识属于物理专业,不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领域)这些短管时,更多的电子被释放。这个特殊的过程使得第二代红外夜视仪可以增强光线,提供比一代更明亮更清晰的图像。因为增加了这个,所以贵!三代是在二代的基础上增加了敏化物——砷化镓,由此获得了更加明亮清晰的图像。另外增镀了离子阻隔膜延长管子的使用寿命。砷化镓是一种深海提取物,因为提炼的过程比较复杂,所以也是价格昂贵的一个原因。四代由于涉及到一些军方技术问题,属于违禁品,无法进口。增像管的代数直接影响到红外夜视仪的观测距离和观测效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红外夜视仪的效果还收到镜片质量,口径大小,倍数大小,内部原器件的干扰,以及内部结构的影响。所以同样是1代+的红外夜视仪各型号之间是有较大差距的。前全球主导夜视仪增像管的是美国军方,美国军方每年都会和其主要的合作企业奥尔法ORPHA和ITT研发最新的夜视仪,目前美国及北约军方使用的二代及3,,4代夜视仪及夜视枪瞄,60%左右采购与ORPHA,40%左右采购于ITTA. 美国军方每年投资上亿元与这两家企业研发新一代的夜视仪。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39
  • 阅读量:38
  • 阅读量:30
  • 阅读量:89
  • 阅读量:60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