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保护孩子隐私权
那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尊重保护学生的隐私权痒滕熘丬呢?第一: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教师职业法律素质如何提高教师保於硖胩妆障未成年学生隐私权的自觉性和增强其法律意识呢?笔者认为,在师范院校及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开设教育法学及相关课程,系统学习与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知识,这是提高教师职业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学法知法,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和案例教学,使师范生及教师认识到未成年学生作为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就人格而言,他们有与成年人一样的隐私权,从而在今后的教育管理中,能够意识、尊重、保护未成年学生的隐私权益。第二:制定完善相关法规,保护未成年学生隐私权由于法规不完善,在发生相关纠纷时,社会舆论往往又对教师批评颇多,使一些教师到十分委屈,认为自己即使是侵犯学生隐私,也是为了扼制学生所出现的不良苗头,都是为学生好。有的老师更是怨声载道,说现在的学生懂得多不听话不好教,管得过多,有侵权之嫌;管得过少,有失职之过。这种两难处境,是如今让中小学教师颇感头痛的题。因此,可考虑通过立法将一些问题加以明确。其一,对未成年学生隐私权的内容及相应教师的权限予以具体化。对于学生的私人日记信件及学生的身体自由等,教师不得刺探、干预、侵扰学生隐私,而对于学生的档案、家庭背景、交友情况和身体疾患等,由于教育工作及维护学生自身利益需要,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部分隐私,但不得公开传播。其二,明确侵犯学生隐私权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教师侵犯学生隐私权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被侵犯隐私的学生又如何获得权利救济等等,以矫正教师侵犯学生隐私的行为,使学生的隐私权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切实的保障。第三:以人为本,教育与保护两手抓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健康成人,因而对学生的隐私权的保护须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中小学生处于发展阶段,其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有限,在接纳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会被消极因素所迷惑,如若没有教师的及时阻拦和引导,他们将付出沉重的成长代价,多走弯路甚至会走歪路毁掉一生。教师行使管教权,并不必然构成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学生要保护自己的隐私权,并不是说学生绝对不让教师介入自己的隐私。教师对学生进行管教是为了保护未成年学生的权益,未成年学生享有隐私权也是为了保护自身的权益。在日常教学及管理中,教师应转变教育方法,处处尊重未成年学生的权利和尊严,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同时,教师应时时注意保护学生隐私,严守学生秘密,未经允许不随便披露学生隐私,维护师生间的信任。第四:教师教学活动要遵循一个“度” 教师该如何行使教育教学权,才能既提高教育效果.又不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呢?这既牵涉学生隐私权的“度”,又涉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度”。一言以蔽之,就是学生隐私权与教师教育教学权的协调问题。我认为,这种协调可以从教师获取隐私信息的手段与对信息的使用两方面着手。其一,教师获取学生个人信息的手段应合法教师获取信息的手段受到的制约应该更多.在这方面教育教学权要让位于学生的隐私权教师可以通过谈心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说出相关的信息.或者通过与家长的交流获取相关信息。教师要获得影响学生学习的信息.就要特别注意获得隐私信息的手段,可以采用谈心、告知家长的方式。其二.教师对隐私信息的使用要合法。教师接触到、获得的学生隐私信息,如果与教育教学权无关.就应当保密。即使要服务于教育教学权,教师也应当尽可能地注意使用方式与范围,在必要的范围内公布.使隐私权与知情权达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如满足家长的知情权.可以向家长披露:满足教学群体的知情权.可以向相关任课教师披露以考试分数为例。总之,尊重学生的隐私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意义非同小可。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应该承认儿童的人权。······我们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福利,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人权。”总之,当学生的权利意识开始苏醒时,我们的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隐私,给学生留一点私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