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氨基作用的生理意义

2025-04-11 02:08:33

生成了一种非必需氨基酸和一种新的α-酮酸。反应由转氨酶和其辅基磷酸吡哆醛催化。磷酸吡哆醛是维生素B6的衍生物。人体内最重要的转氨酶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它们是肝炎诊断和粲崛纫鳍预后的指标之一。

体内大部分氨基酸都可以参与转氨基作用,例外:苏氨酸,赖氨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鸟氨酸(Ornithine)的δ-氨基也可通过转氨基作用被脱掉。

转氨基作用的生理意义

扩展资料

转氨酶功能和机制

氨基酸含有胺(NH2)基团。酮酸含有酮(= O)基团。在转氨作用中,一个分子上的NH2基团与另一个分子上的= O基团交换。氨基酸变为酮酸,酮酸变为氨基酸。

大多数转氨酶是蛋白质酶。然而,已发现核糖体的一些转氨基活性由核酶(RNA酶)催化。实例是锤头状核酶,VS核酶和发夹状核酶。

转氨酶需要辅酶吡哆醛 - 磷酸盐,当氨基酸转化为酮酸时,其在反应的第一阶段转化为吡哆胺。酶结合的吡哆胺反过来与丙酮酸,草酰乙酸或α-酮戊二酸反应,产生丙氨酸,天冬氨酸或谷氨酸, 分别。

许多转氨反应发生在组织中,由对特定氨基/酮酸对特异的转氨酶催化。反应很容易逆转,方向由哪种反应物过量决定。例如,特定酶来自反应物对之一;谷氨酸和丙酮酸之间的反应,使α-酮戊二酸和丙氨酸被称为谷氨酸 - 丙酮酸转氨酶或简称GPT。

可以通过将匀浆与各种氨基/酮酸对一起温育来研究组织转氨酶活性。如果通过纸色谱法显示形成相应的新氨基酸和酮酸,则证明了转氨作用。通过使用互补的酮/氨基酸对作为起始反应物证明了可逆性。从溶剂中取出色谱图后,用茚三酮处理色谱图以定位斑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转氨基作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