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车辆“三元催化器”知识
有车主咨询,近期很碉琳柘谈难开上一百公里时速,而且发动机声音好响,是闷响的那种声音,请问可能是什么原因?
如果十多万公里内的保养都无规范地入厂去做,或只是采用各式各样的添加剂,或杂牌货,极有可能会损坏三元催化器,所以也建议这位车主先检测真空度,检查三元催化器有无堵塞。
一、当车子有症状时建议车主入厂做规范的油电路保养,为什么第二个建议你建议他检测真空度,检查三元催化器有无堵塞呢?
答复:三元催化器正常的便用寿命一般大约是十来万公里左右,如果车主因各种因素,使用不当可能会缩短其使用寿命,三元催化器堵塞后会使排气不畅,背压升高,和缸内温度升高,表现为排气声闷响,发动机无力,开不上高速,车主所讲的这些症状都与之相符,所以我建议往这方面作检查,检测真空度是一个比较简单快捷和准确的方法,当然最后确诊还需要拆检。
二、三元催化器堵塞了之后怎么办,有无办法修复?
答复:三元催化器堵塞了,一般是不修复的,只有整体更换,而且价格比较贵,比如经常有人推销各式各样的清洗剂,说可以一并清洗三元催化器,但到底实效如何,还未有定论,因为催化器内蜂窝片表面的几种稀有金属,能否相容于这些清洗剂?清洗后的催化转换效率有无降低?这还是一个疑问。另外有的人想换付厂件的三元催化器来代替,这在早期未实行OBD-2标准之前或许所产生的影响不算很大,但现在实行国三标准后就不可以了,第一是废气排放超标,其次,因为国三标准的后氧传感器的作用就是监控前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的转换效率的,不合格的副厂件,流件,肯定会使电控系统故障灯闪亮或点亮,并且会启动备分程序。
三、我们都知道更换三元催化器的费用非常大,我想各位车主都不想因为使用不当而过早更换,我想问怎样才是正确使用三元催化器呢?
答复:其实只要能保持发动机的最隹工况,就不会过早缩短三元催化器的使用寿命,当有症状表现时就要根据实际症状做规范的油电路保养,检查到有故障时,就要检修排除,特别是当故障灯亮时一定要入厂检修,有的厂主讲亮起故障灯后反而觉得会好力一些,或者为了省却维修费用,一拖再拖。俗话说衫烂从小补,病向浅中医,如果亮起故障灯了,实际上已经是启动了备分程序,亦称为跛行模式,电控系统长时间的加浓喷油会对三元催化器伤害很大,使三元催化器内长期高温氧化,导致会烧坏直至堵死了三元催化器。
问题五:我想我们大家车主都会记住了,爱车有症状就要进厂请师傅检修了,特别是当故障灯亮起之后,就更不能拖得就拖,以免因小失大,请问还有什么需要提醒车主的呢?答复五:刚才所讲,车有故障不修理是认识错误的一个方面,在另一方面,有个别车主又可能会走上另一个极端,就是无病找病来医,经常的耳朵软,容易听信各种各样的包括电视,电台上的商品推销,被人忽悠,使用一些真实功效参差不齐的各种添加剂。目前市面上的各种添加剂良莠不齐,不排除有部分是有效的,但是不可否认另外有相当多的部分产品对三无催化器有损害作用,有的在使用后可能会在短时间内给你一个有效的感觉,但清洗下来的积碳不能烧化排出,滞留在三元催化器中堵塞,又或者会损坏催化器中的稀有金属,使三元催化器的转换失效。还有第三种情况,就是有的车主为了追求省油,驾驶时过早挂入高档,使发动机长期高档低速行车,甚至转速低至发动机发震,发抖时还不及时降入低档,这种工况也会使缸内容易产生积碳,也会影响三元催化器,讲到第四种情况就是油品的因素了,当中的责任就不在于车主,而是社会上有个别地方的个别加油站,为了追求最大利润,掺杂掺假,或由于仓储运输过程中的过失,影响到油品的质量,劣质燃油对电喷发动机的危害非常之大(比起以前化油器式的危害要大得多),这多数集中出现在一些监管缺失的边远地区,或山寨炼油厂丛生的地区,例如我们在做咨询中也常听到某些个别地区的车主是较为集中地投诉油品质量。问题六:我经常听到一些经验介绍讲,或者网上的文章讲,建议爱车要经常拉拉高速,对发动机有好处,是不是对烧化缸内的积碳和延长三元催化器的使用寿命真有好处呢?答复六:汽车在正常的工况下行驶,即发动机在中速或中高速平顺运转是最理想的,因为各摩擦副基本上是走油膜的,运转震动,和产生爆震,都会破坏油膜,在运转平顺时,磨损也是最少的,带负荷低速运转产生的震动对磨损影响最大,也最容易产生积碳,所以我建议车主应改掉那种为过分追求省油而早早挂入高档而低转速行车的不良习惯,因为可能你省下来的钱还不够支付由此而产生的维修费用。至于是否要上高速路上拉高速,则要由车主根据自已的实际需要来定,确实很多车主都有这个体会,就是走完一次长途后,会觉得爱车的工况特别顺,是可能因为缸内有部分积碳已被烧化排出了,但是高速公路不是免费的,如果单单是为了拉高速而上高速公路,当中的费用如何计算,综合算来到底合不合算?其实只要在平时的行驶中有良好的驾驶习惯,将升降档时的转速控制在合理的换档点上,甚至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提高换档转速点,都基本上可以达到拉高速的效果了。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港澳司机驾车进入内地,他们良好的驾驶习惯和相比起我们国内要远远超出的大修里程,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排除了发动机方面的质量差别,和使用机油质量等级的差别,他们尽量保持发动机在中高速运转的良好驾驶习惯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使我们第一次领会到什么是正确的驾驶习惯,因为我们几十年来,在司训班学车时,老师傅就会教我们尽量用高档中低速吊油行驶,当时的着眼点是节油奖,而不是对发动机的保护和延长大修里程。我相信各位车主会自已比较一下:平时为追求省油,习惯在发动机中低速时就升档行驶,然后靠偶尔去拉拉高速,或者是因为长期不良的驾驶环境和驾驶习惯,导致积下大量的积碳要入厂拆洗,这样的综合费用高一些呢?还是拥有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不是只着眼于省油)所产生的综合费用高呢。上文是根据五月份的节目录音稿整理,在某个别地区的掺杂加油站加了劣质汽油之后,容易引发很多油道,喷油嘴,甚至导致三元催化器堵塞的恶果。在早几天的新闻中,播出广东省质监局发布有关汽油品质抽查检测报告,揭露广东省质监部门所抽查各类加油站油品检测结果表明,汽油的合格率只占86%,其余约14%加油站的油品不合格,当中主要是汽油中苯的含量严重超标。我在以前的节目中已经多次就反映油品质量问题的电话咨询中,讲到过“苯”这一个化工产品,单苯环就是苯,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比如我们需要溶解某些橡胶或塑料,又或者需要掺稀油漆或粘结剂时,就需要用到苯。而双苯环的就是荼,我们以前在衣柜中放的臭丸主要成分就是荼。记得在二三十年前,曾有人在加满油的油箱内放入两粒臭丸,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当时汽油的低辛烷值,这样做在早期的国产化油器车中的不良影响还不是太明显,但在现时的电喷车中是绝对不容许的。以上两种多苯环的化工产品在炼焦车间的化工中可大量生产,成本比汽油低得多,但其辛烷值可达115或以上,成为一些目光短浅的不法加油站经营者为了将低辛烷值汽油提高到高辛烷值汽油来卖,从中谋取暴利,而最常使用的掺假品。但这一种掺杂在汽油中的不良成分除具有抗爆性好这一个优点外,还有容易氧化生成胶质,吸水性强,和对橡胶油封有侵蚀等不良作用。电喷车加了这种劣质的掺杂汽油后,会对供油系统,喷油嘴等造成沉积堵塞等严重症状,还会堵塞三元催化器。除了苯之外,汽油中还有另外一些应尽量减少的不良成分,我在国庆节后的第一个节目中--“黄金周长途行驶后”这一篇主题稿中已有部分论及,同行们有兴趣可参考这一篇文稿。在一直以来,关于油品质量低和掺杂的问题,在电话咨询中都不断地间有提及,在个别偏远地区表现较为明显。我们汽修业界行内的人亦知道个大概,但我们不是权威机构,只能尽自已所能,指出其现象的真实存在,也指出问题出在其仓储,运输和销售环节。这一方面的监管工作应是相关的公权部门的职责,现在质监局揭发出来是只是这个相关利益链中的一部分,希望能够继续深入清查和遏止这一种严重损害车主利益的违法行为。其实从广州市区内曾经不时有某个别加油站涉及掺杂后立即遭到市场的报复这类事例来看,这一个损招对经营者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噩梦。希望加油站的经营者能够引以为戒。也希望我们做汽修的同行在面对林林总总的喷油系统方面的怪症状时,多一个油质油品方面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