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方法

2025-04-11 11:26:21

1、 堆肥化:它是依赖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人为地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的生物转化过弛贾班隧程。堆肥化的产物称作堆肥,是一种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增大土壤容水性、减少无机氮流失、促进难溶磷转化为易溶磷、增加土壤缓冲能力和化学肥料的肥效等多种功效的廉价、优质土壤改良肥料。根据堆肥化过程中微生物对氧的需求关系可分为厌氧堆肥与好氧堆肥两种方法。好氧堆肥因其具有堆肥温度高、基质分解比较彻底、堆制周期短、异味小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按照堆肥方法的不同,好氧堆肥又可分为露天堆肥和快速堆肥两种方法。现代化堆肥生产通常由前处理、主发酵(一次发酵)、后发酵(二次发酵)、后处理、贮藏等五个工序组成。其中主发酵是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应控制好通风、温度、水分、碳氮比、碳磷比及pH等发酵条件。

2、 沼气化:沼气化亦称厌氧发酵,是固体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在人为控制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厌氧环境中经多种微生物的作用生成可燃气体的过程。该技术在城市下水污泥、农业固体废物、粪便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对固体废物起到稳定无害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生产一种便于贮存和有效利用的能源。据估计我国农村每年产农作物秸杆5亿多吨,若用其中的一半制取沼气,每年可生产沼气500~600亿m3。由此可见,沼气化技术是控制污染、改变农村能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

3、 废纤维素糖化技术:废纤维糖化是利用酶水解技术使之转化成单体葡萄糖,然后可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化工原料或生化反应转化为单细胞蛋白质或微生物蛋白。据估计,世界纤维素年净产量约1000亿吨,废纤维素资源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世界课题。日本、美国已成功地开发了废纤维糖化工艺流程。目前在技术上可行,经济效益还需论证。如何开发成本低的处理方法,寻找更好的酶种,提高酶的单位生物分解能力,改善发酵工艺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4、 废纤维素饲料化-生产单细胞蛋白技术:该技术不需要糖化工序,而是将废纤维经微生物作用,直接生产单细胞蛋白或微生物蛋白。目前,废纤维素饲料化-生产单细胞蛋白技术是可行的,但在经济上要有竞争性,仍有许多课题有待解决。

5、 细菌浸出:化能自养细菌将亚铁氧化为高铁(三价铁)、将硫及还原性硫化物氧化为硫酸从而取得能源,从空气中摄取二氧化碳、氧以及水中其它微量元素(如N、P等)合成细胞质。这类细菌生长在简单的无机培养基中,并能耐受较高金属离子和氢离子浓度。利用化能自养菌的这种独特生理特性,从矿物料中将某些金属溶解出来,然后从浸出液中提取金属的过程,通称为细菌浸出。该法主要用于处理如铜的硫化物和一般氧化物(Cu2O、CuO)为主的铜矿和铀矿废石,回收铜和铀。对锰、砷、镍、锌、钼及若干稀有元素也有应用前景。目前,细菌浸出在国内外得到大规模工业应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