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1、201瀵鸦铙邮6高考全国II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相关教材:《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相关教材:《陈涉世家》:“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相关教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相关教材:《伶官传序》:“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2、201蚀卺垦肝7高考全国II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膜贞烁丕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相关教材《张衡传》:“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作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相关教材《牡丹亭·耽试》:“这等姑准收考,一视同仁。”)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相关教材《老学庵笔记》:“ 赵正夫 丞相薨,车驾临幸。”)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相关教材《张衡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26
阅读量:78
阅读量:24
阅读量:79
阅读量: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