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指的是什么时候
三伏天是指从夏至后第鹩梏钔喔三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结束的一段时间,天数为30或40天,一般在7月中旬到8瘅莹遒淄月中旬之间。一伏(初伏)有10天。三伏天过完,天气会逐渐转凉,北方降温会明显一些,但南方可能还会有“秋老虎”出现。
三伏天一般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第四个庚日分别为初伏和中伏的第一天,立秋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第一天。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是10天或20天。
《清嘉录》中说:“土俗以处暑后,天气犹暄,约再历十八日而始凉;谚云:处暑十八盆,谓沐浴十八日也。”意思是处暑过后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