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习得,让幼儿第二语种的学习水到渠成

2025-03-20 20:55:53

自然习得,让幼儿第二语种的学习水到渠成

" width="500" height="321.00840336134456"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0px 54px; " />

(图片源自网络)

何为语言?

语言其实就是交流的工具,正常来讲,就是你说我听,我说你听,我们都听得懂,明白对方的意思。

何为第二语种?

就是除了母语外的第二种交流的工具。

谁是最优秀的老师?

孩子的父母!我们教会了孩子世界上最难的语言之一——中文!

基本上我们的孩子们在3岁之前,都可以简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思路和想法。

我们是怎么教会了孩子讲话?

想想孩子第一声开始叫“爸爸”“妈妈”,是我们为人父母耗尽多少遍的重复,自己笑着面对襁褓中的小宝贝,一遍遍的重复:“妈妈,我是妈妈!”“妈妈喂奶!”“妈妈喂水!”“给妈妈笑一笑!”……一天又一天,无怨无悔的重复!终于某一天,宝贝张口了,宝贝清晰的叫出了“妈妈”!宝贝开始学说话了!

我想,不会有任何人,在宝贝最开始讲话时,拿着卡片拿着书,指着上面的文字,说:“宝贝,这两个字就是'妈妈'!”

同时,会不会有父母认为自己说的不是标准普通话而不敢对宝贝讲话呢?

面对孩子开口说话了,我们又做了什么?

很多父母,听到宝贝张嘴叫了第一声“爸爸”“妈妈”之后,个个乐不可支,高兴地简直合不拢嘴,而且骄傲的恨不能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我家宝贝开始说话了,我家宝贝叫我妈妈了!

我想,不会有任何人,在此时此刻责怪宝贝,说:“真笨,教了你多少遍,才会说妈妈!”

当孩子进入语言期时,他们接触到的是什么?

每天从睁开眼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会不停的从衣食住行方面给宝贝讲话,从教育方面给宝贝启蒙:读绘本、读经书、讲故事!买一些故事机,下载一些童歌童谣,在孩子半梦半醒之间给宝贝听。除了深度睡眠,一个高密度的语言环境一直伴随着孩子,直到他们能够正确表达,能够独立讲话,这些过程还在进行。

我想,不会有任何人,天天以教师的姿态,以讲课的方式,给孩子去灌输语言知识。

然后,我们的孩子自然而然就开始讲话了,就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了,就能够绘声绘色的讲故事了,就能够有感情的背唐诗宋词了,就能够脱口而出一些搞笑经典的话语了!

这个时候,有父母在责怪孩子还不认字吗?有父母对于孩子“讲故事时偶尔结巴了”、“背诗词时偶尔忘词了”等等给予严厉的批判吗?

那么就回到我们孩子英文的最初启蒙上来吧!

是否想教孩子英文,又觉得自己发音不标准而不敢教,从而错过了孩子语言学习最佳时期呢?

想想最开始孩子学习叫爸爸妈妈吧!哪怕父母说的是最方言的方言,给孩子一个普通话的环境,一个足够多的语境,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的孩子有几个听不得懂普通话的?甚至于,有几个学不会普通话的?

虽然不主张发音不标准的父母教孩子英文,但是强调自己发音不标准,没办法教孩子学习英文而放弃了孩子的语言学习,仅仅是借口,是理由,却不是原因。

我们不会儿歌童谣,可以借助工具:CD\网络……

我们不会英文,依旧可以借助工具:CD\网络……

我们有很多办法教孩子说话,我们就有多少办法教孩子英文,不是吗?

……

我们没有学习英文的环境!

那么就给孩子营造足够多的环境,小一点的孩子可以看一些卡通片的英文版,可以听一些英文的歌曲。一定要找原版的发音,每天固定下来时间,给孩子播放。

不要强调孩子说没说,听不听得懂,如果我们不懂英文,我们就尽职尽责的给孩子固定时间播放英文。

给予孩子足够的听得时间,不能着急,等到打通他们听力的大门,才能够让他们张开嘴巴去说,去交流。一定要回想,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听到我们成千上万遍的导入“妈妈”,他们又怎么能够喊出“妈妈”?

其实有一个现象很好玩,老外在中国学中文的成功率,远远大于中国人在国外学英文。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处境,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效果呢?

首先,老外在中国,我们对他们都很友好、善良、乐于帮助他们,甚至于主动和他们沟通。

其次,老外敢于张口说话,哪怕不符合我们的平平仄仄,哪怕被我们笑的前仰后合,他们依旧噼里啪啦说个不停。

这里我们不谈国富则民强这些道理,仅仅说语言本身。能够说好语言,就在于敢于张口,勇于重复!尤其是最开始的启蒙时期。

我们也会带着孩子去不同的游览区去玩,国外的不提,国内的游览区里,外国游客比比皆是,不妨鼓励孩子主动走上前去沟通,去交流。一次一个句子,下一次孩子就可以讲出两个句子,久而久之呢?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可以让孩子做好准备,那么从容和老外沟通上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交流的语言或者无法交流的语言,就称不上语言。

作为父母——

我们不会英文,但是我们只要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从简单的HELLO学起;

我们不会英文,但是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从简单的HOW ARE YOU开始;

我们不会英文,但是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英文,不管是让他们教我们也好,还是一起像玩中文的一些游戏一样的去玩英文就好;

我们不会英文,但是我们可以参与其中,引导孩子去学。

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自然习得!

我们自己不说不学,却要求孩子去学去说,怎么能够符合咱们老祖宗的教育传统:身教胜于言传!

另外在语言的学习或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大量的鼓励而不是批评或者泄气。

一定要随时回想当孩子第一次叫出妈妈的时候,也许发音并不清晰;第一次表达情感的时候,也许说话并不连贯。但我们当时一定是面带微笑,眼含热泪,双手排出掌声,由衷的为孩子叫好!

道理大家都懂,那么在英文的学习中,就要依旧如此!

最后,系统的学习胜于零散的学习。

不管是什么系统的学习:一套卡通碟片,一套启蒙书籍,一系列卡片……首先一定是原版的听力发音,然后是从简到难的过程,那么就和孩子一起坚持吧:一起看,一起听,一起说!坚持到孩子的习惯养成,坚持到孩子可以张口说英文,坚持到孩子要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时,我们再来定新的计划!

即便是为孩子选择兴趣班,我们也一定要参与其中,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学英文,玩英文!

切记:班级里的孩子都是老师的,为孩子的一阶段学习成长负责;而家长,只有一个孩子,要为他的终身负责到底!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