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岛:孩子行为“野蛮”怎么办

2025-04-07 06:56:28

1、给予宝宝适当的规范,心平气和的制止  三岁以前的宝宝没有自行分辨对错的能力。针对宝宝的不良行为,从小爸妈就要 制止并建立适应的规范,避免日后养成习惯。例如:当宝宝出手打人的时候,父母可以 抓住他的手制止,然后说:“不准”。每次宝宝出现不良行为时,如果大人能够肢体和 语言一致果断的表示:“不准”,宝宝天生有一种不需要理解的吸收能力,能够了解“ 不准”的意思,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

2、同理与接受宝宝负向情绪  喜怒哀乐是天生的,没必要强迫宝宝压抑。在要求他“不可以坏脾气”之前,应 该先为宝宝的情绪找到出口,譬如给他一个厚宽的拥抱平抚心情,然后试着同理他的感 受:“我知道你珲想继续玩。”或“你害怕别人来抢,所以才推开他,是吗?”,而不 要马上就叫他:“不准哭”、不准生气”。

3、鼓励宝宝以替代方式处理冲突 待宝宝情绪平衡些,爸妈可试着向他解释:“那个小朋友和你一样都很想玩,你 愿意跟他轮流还是一起玩吗?”或“你只是一直哭、大叫,爸爸妈妈不知道你要什么, 用说的好吗?”虽然宝宝年纪还小似懂非懂,但不讲他就永远不懂。

4、教导宝宝用语言表达怒气  研究证明,语言发展较好的孩子,遭受到的挫折感也比较少,因为他们懂得以语 言表达自己的需要,于是容易被满足;而且当他们说出自己生气难过的原因时,不仅有 助于情绪宣泄,也能获得他人的了解和安慰。宝宝1岁半起不仅口齿逐渐清晰,而且使 用的词汇与日递增。趁着这股学说话的热忱,爸妈可以在宝宝挫折、生气、难过的时候 ,教导他们用语言而非肢体表达怒气。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