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

2025-03-25 00:54:12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义”中的“而”表并列。从语法角度看,“而”连接前后两个动宾结构“舍生”“取义”,无轻重之分,趑虎钾缫更无递进,转折关系。“舍生而取义”解释为舍弃生命选择道义。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
下面是“而”用法总结!

1.第二人称代词

2.一般作定语 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3.副词,译为“就,才”。 然则何时而乐耶?

4.连词,并列关系,一般不译。 蟹六跪而二螯。 递进关系,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5.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吾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6.转折关系,译为“但是”或“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假设关系,译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7.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及夫游之乐也。

8.表比喻,译为“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 本文共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修饰、转折等关系,想一想下列语句中“而”字的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探究“而”轻重音朗读的规律。

(1)、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递进、重读)

(2)、若夫……岩穴暝 (承接、轻读)

(3)、朝而往,暮而归 (修饰、轻读)

(4)、溪深而鱼肥 (并列、轻读)

(5)、禽鸟……而不知人之乐

助词

置于表示时间的副词词尾,合成一个词,表示时间短,通常译为“不久”“一会儿”。

已而夕阳在山。——唐· 欧阳修《醉翁亭记》

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2.语气助词,无实际意思,一般不译。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论语>十则》

固定词组

1.“而已”用于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词,当是由连词“而”和动词“已”凝固而成,相当于“罢了”。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而或”可译为“有时候”。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范仲淹《岳阳楼记》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