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的画蝉的写作背景
这是一首借吟画蝉而咏自身高洁,讥时世黑暗的五绝小诗。古人因误以为蝉是以餐风饮戮胛梦珲露而生活,因而认为蝉有高洁之质。文人对此赞誉有加,如陆机《寒蝉赋》序中称其有清廉俭信之德。
虞世南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称其清华;骆宾王亦以“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在狱咏蝉》)称之。当然,咏物的目的实是喻人,文士们正是通过对蝉高洁品质的称赞来比喻君子或自己的高洁节操。丁鹤年此诗同样如此,不同的只是他所咏的乃是画中之蝉。
诗的首二句“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是吟咏蝉饮露吟风之特点,比喻自身之高洁。“斜阳千万树,无处避螳螂”则是借蝉无处躲避螳螂的追捕来比喻当时社会黑暗,使贤者无处安身,像诗人这样自矜高洁,不随波逐流者更是难以远祸。
这首小诗虽仅四句,却展现出一幅豺狼当道、贤者受害又难以逃避黑暗现实的社会画面,全诗运用比兴手法,含蕴无穷,意味深长。
作者简介
本诗选自顾嗣立《元诗选初集·海巢集》、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一一二。
本诗原载《全唐诗》卷二七四,作者为戴叔伦,是明人误将元人诗编入戴叔伦集,遂被辑入《全唐诗》中去。
孔寿山编著《唐朝题画诗注》收录此诗作戴叔伦诗,亦承其误。本诗实为元丁鹤年的作品,按胡震亨《唐音统签》《戴叔伦集叙录》云:“唐宋志《述藁》十卷,宋志诗一卷。
今代云间朱氏刻本二卷,但中杂元人丁鹤年、本朝刘崧诗,而他诗亦有引用后代事者,讹伪不一。”《画蝉》诗,即是一例。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