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会说理技巧(二)
1、语言感染。以适应教育对象的“口味”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口话的魅力,把道理讲得有声有色,生功活泼。美妙的语言是大道理磁石般的外壳,它能吸引听转韪嫱长众去深入理解“内核”。要做到这一点,要树立自信心,相信正确道理的威力;要注意语言的训练,努力提高表达的技巧。
2、点到为止。话讲得哆咳就让人厌烦,听不进。有些人生怕人家并不懂,反来复去地讲一个大道理,结果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应该是视情因人出发,针对实际把握要讲的内容,该讲的一定要“点到”,同时又要注意留下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对方去领悟、消化。
3、言行结合。有些人讲道理,对方之所以不服,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讲的人自已做得不好。“做”得好才能赢得“讲”的资格。把单纯地讲道理变成见诸于行动的边讲边做,让人在“看服”中,更好地信服.自觉地接受大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效果。
4、以反显正。古人说:无反则正不显。没有反面事物的映衬,正面事物中蕴含的道理就不那么明白。如果对正面相反面的典型事例进行分析,找淮对比的着眼点,就会把问题说得透彻,他人就会更清楚地发现真理,认清本质。
5、事理齐驱。这里的“事”指事实,“理”指道理。如果只是摆事实,就会出现缺乏理论,其层次不高,说服力也不强的现象;如果只讲道理,又会给人显得空而不实,给人以狡辩的感觉。只有使“事”与“理”并驾齐驱,完美而有机地结合运用,才能恰到好处。
6、巧喻理至。说理时能够准确地运用比喻进行论证,效果是极佳的。他人会从其喻证中,自然且信服地接受你所讲的道理,比不厌其烦地单一“说教式”强上一筹。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把批评比喻为“洗脸、扫房子”就是此种方法。
7、以破代立。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可以从正面直接论证,也可以从反面间接论证。把与自己的观点相矛盾的几种可能一一驳倒,即“破”.从而证明自己观点准确,即“立”。但在“破“的同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人向自己的观点靠拢,这样才能首尾一贯,突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