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忧思悲恐惊对应五脏是哪些

2025-03-25 11:40:56

1、“喜”对应"心脏"

“喜”,是心情愉快的表现,但是高兴过度就会伤“心”,中医认为“心主尴罩鬓锑神明”,心是情志思维活动的中枢,超乎常态的“喜”,会促使心神不安,甚至语无伦次,举止失常。

2、“怒”对应"肝"

“怒”,指人一旦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或因事未遂,而出现的气愤不平、怒气勃发的现象。中医讲,肝气宜条达舒畅,肝柔则血和,肝郁则气逆。当人犯怒时,破坏了正常舒畅的心理环境,肝失条达,肝气就会横逆。

3、“忧”“思”对应"脾"

(1)“忧”,指忧愁而沉郁。表现为忧心忡忡,愁眉苦脸而整日长吁短叹,垂头丧气。

(2)“思”,就是集中精力考虑问题。思虑完全是依靠人的主观意志来加以支配的。中医认为:过思则伤脾,脾伤则吃饭不香,睡眠不佳,日久则气结不畅,百病随之而起。

4、“悲”对应"肺"

“悲”,是由于哀伤、痛苦而产生的一种情态。表现为面色惨淡,神气不足,偶有所触及,即泪涌欲哭或悲痛欲绝。中医认为悲是忧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损害的均是肺脏(指肺气),故有“过悲则伤肺,肺伤则气消”之说。

5、“恐”、“惊”对应"肾"。

(1)“恐”,是惧怕的意思,因精神极度紧张而造成的胆怯。

(2)“惊”,是突然遇到非常事变,导致精神上的促然紧张。

喜怒忧思悲恐惊对应五脏是哪些

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它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致人于病的。但是,倘若情志活动剧烈、过度,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并持久不得平静,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

如《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又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都说明了七情的过度偏激对人体的气血、脏腑均有一定的损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喜怒忧思悲恐惊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