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2025-04-11 14:04:25

1、第一部分:主板各类接口及扩展插槽

2、首先,主板常用接口/插槽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3、CPU插槽就是中央处理器的位置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4、DDRSDRAM插槽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存插槽了,插槽中间的坎也是防呆的主板上的大多接口都是有方向的。内存插槽一般主板上都有两个或四个,当你买到两条内存的时候插到一样颜色的接口上,就是所谓的“双通道”了。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5、SATA接口,连接硬盘,防呆设计是L型的,新的SATA3代接口,速度还更快推荐用SSD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6、内存插槽下面的两个接口,蓝色和白色的蓝色的接口叫IDE接口,在已被SATA淘汰,估计好多新人都没用过以前的硬盘和光驱,少了这个接口是不行的,以前就是连接光驱和硬盘的,防呆设计就是那个缺口了。白色的接口是主板整体的供电部分了,现在大多数都是24pin的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7、USB连接机箱前面板的USB接口,你的U盘什么的插到机箱上其实就是这两个接口了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8、CPU供电接口ATX12V这个接口是给CPU供电的接口。有些主板是4pin的。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9、CPU_FAN顾名思义就是插CPU的散热风扇的四个针脚分别是1接地-2速度检测-3电源-4调速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10、PWRSW=电源开关,短接一下就可以开机了。RESET=复位,短接茧盯璜阝就可以重启。HDLED=就是硬盘读写灯了,机箱上有个灯总一闪一闪的,连接的就是这里了。PowerL呶蓟鹭毵ED就是开机时候长亮的那个灯。PCI-Ex16(一般用来接显卡)PCI-Ex1PCIPCI-Ex2是给主板上的内部零件用的,所以主板上不会提供PCI-Ex2的接口,PCI-Ex8下面是笔记本上的miniPCI-E接口第二部分电源接口电源常用接口,常见的电源的,供电接口大概分为以下几种:24Pin、20Pin、20+4Pin、可提供12V、5V、3.3V三种电压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11、20PIN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12、20+4PIN

13、20Pin的主板基本淘汰了、但20+4Pin依然是目前电源最常见的接口,可能是厂家还是会考虑兼容性吧、纯24Pin主板供电的电源还是非常少的。CPU供电8Pin,4Pin,4+4Pin,可提供12V一种电压,低端主板用4Pin有一部分,中高端主板大多都是8Pin。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14、厂家考虑到兼容,单CPU供电的电源大多是4+4Pin,双CPU供电的电源大多是一根8Pin一根4+4Pin显卡供电6Pin、8Pin、6+2Pin可提供12V一种电压。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15、有些大功率电源会标配8pin、厂家考虑兼容问题、使用6+2Pin。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16、可提供12V和5V两种电压,其他供电4Pin,可提供12V一种电异鲢阍羟压。针脚一种是正方形口,另一种是六边形口,六边形口是可以插进正方形口里的。而正方形口是插不进六边形口里的,所以说正常CPU供电的8Pin跟显卡供电的8Pin相互之间不硬插是插不进去的。但是转接线就可能会买错!所以要注意,主板20Pin可以可以直接插到24Pin接口的主板上,一般都能开机,短期应该不会遇到问题。但不建议这么插显卡6Pin也能插到显卡8Pin里面,但是6Pin只有两根12V而已,照比8Pin的4根12V差得多了,容易出现供电不足,建议不要这么插上面说了,6Pin有两根12V的线,大4D只有1根12V的线,所以最好是用双大4D转6Pin,两个大4D最好插在不同的两根电源大4D线上,如果是双大4D转8Pin的话,这么插就更必要了,把功耗分散开。

17、第三部分显示器接口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18、15镅氪瓷杵针D-Sub输入接口:也叫VGA接口,CRT彩显因为设计制造上的原因,只能接受模拟信号输入,最基本的包含R\G概嗤先眚\B\H\V(分别为红、绿、蓝、行、场)5个分量,不管以何种类型的接口接入,其信号中至少包含以上这5个分量。大多数PC机显卡最普遍的接口为D-15,即D形三排15针插口,其中有一些是无用的,连接使用的信号线上也是空缺的。除了这5个必不可少的分量外,最重要的是在96年以后的彩显中还增加入DDC数据分量,用于读取显示器EPROM中记载的有关彩显品牌、型号、生产日期、序列号、指标参数等信息内容,以实现WINDOWS所要求的PnP(即插即用)功能。DVI数字输入接口:DVI(DigitalVisualInterface,数字视频接口)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显示设备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显示接口。普通的模拟RGB接口在显示过程中,首先要在计算机的显卡中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传输到显示设备中,而在数字化显示设备中,又要经模拟/数字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显示。在经过2次转换后,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信息的丢失,对图像质量也有一定影响。而DVI接口中,计算机直接以数字信号的方式将显示信息传送到显示设备中,避免了2次转换过程,因此从理论上讲,采用DVI接口的显示设备的图像质量要更好。另外DVI接口实现了真正的即插即用和热插拔,免除了在连接过程中需关闭计算机和显示设备的麻烦。现在大多数液晶显示器都采用该接口。DVI显示接口介绍目前的DVI接口主要分为两种,一个是DVI-D接口,只能接收数字信号,接口上只有3排8列共24个针脚,其中右上角的一个针脚为空。不兼容模拟信号。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19、另外一种则是DVI-I接口,可同时兼容模拟和数字信号。兼容模拟幸好并不意味着模拟信号的接口D-Sub接口可以连接在DVI-I接口上,而是必须通过一个转换接头才能使用,一般采用这种接口的显卡都会带有相关的转换接头。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20、HDMI接口HDMI的英文全称是“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中文的意思是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接口可以提供高达5Gbps的数据传输带宽,可以传送无压缩的音频信号及高分辨率视频信号。同时无需在信号传送前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可以保证最高质量的影音信号传送。应用HDMI的好处是,只需要一条HDMI线,便可以同时传送影音信号,而不像现在需要多条线材来连接。同时,由于无需进行数/模或者模/数转换,能取得更高的音频和视频传输质量。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21、HDMI传输线样式展示DisplayPort接口D坡纠课柩isplayPort是由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发布的显示接口。作为DVI的继任者,DisplayPort将在传输视频信号的同时加入对高清音频信号传输的支持,同时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它能够支持单通道、单向、四线路连接,数据传输率10.8Gbps,足以传送未经压缩的视频和相关音频,同时还支持1Mbps的双向辅助通道,供设备控制之用,此外还支持8位和10位颜色。在数据传输上,DisplayPort使用了“micro-packetised”格式。VESA还表示,DisplayPort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可以在今后不断加入更多新内容。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22、第四部分显卡接口

23、ISA接口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24、ISA接口是基于ISA总线(IndustrialStandardArchitecture,工业标准结籁缰汾秘构总线)的扩展接口,其颜色一般为黑色,比PCI接口插槽要长些,位于主板的最下端。其工作频率为8MHz左右,为16位接口插槽,最大传输率8MB/sec,可插接显卡、声卡、网卡,以及所谓的多功能接口卡等扩展插卡。其缺点是CPU资源占用太高,数据传输带宽太小,是已经被淘汰的插槽接口。目前还能在许多古老主板上看到ISA插槽,近十年的主板已经看不到ISA接口的身影了。PCI接口PCI是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的缩写,它是目前个人电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接口,几乎所有的主板产品上都带有这种插槽。PCI插槽也是主板带有最多数量的插槽类型。在目前流行的台式机主板上,ATX结构的主板,一般带有5~6个PCI插槽;而小一点的MATX主板,也都带有2~3个PCI插槽,可见其应用的广泛性。PCI是由Intel公司1991年推出的一种局部总线。从结构上看,PCI是在CPU和原来的系统总线之间插入的一级总线,具体由一个桥接电路实现对这一层的管理,并实现上下之间的接口以协调数据的传送。管理器提供了信号缓冲,使之能支持10种外设,并能在高时钟频率下保持高性能,它为显卡、声卡、网卡、MODEM等设备提供了连接接口,它的工作频率为33MHz/66MHz。最早提出的PCI总线,工作在33MHz频率之下,传输带宽达到了133MB/s(33MHzX32bit/8),基本上满足了当时处理器的发展需要。随着对更高性能的要求,1993年又提出了64bit的PCI总线,后来又提出把PCI总线的频率提升到66MHz。目前,广泛采用的是32-bit、33MHz的PCI总线,而64bit的PCI插槽,更多是应用于服务器产品。由于PCI总线只有133MB/s的带宽,对声卡、网卡、视频卡等绝大多数输入/输出设备显得绰绰有余,但对性能日益强大的显卡,则无法满足其需求。目前PCI接口的显卡只有古老的PC上才有AGP接口

想要自己DIY电脑的小伙伴们,速速过来围观!

25、AGP(AccelerateGraphicalPort),加速图形接口。随着显示芯片的发展,PCI总线日益无法满足祈硗樘缎其需求。英特尔于1996年7月正式推出了AGP接口,它是一种显示卡专用的局部总线。严格的说,AGP不能称为总线,它与PCI总线不同,因为它是点对点连接,即连接控制芯片和AGP显示卡,但在习惯上我们依然称其为AGP总线。AGP接口是基于PCI2.1版规范并进行扩充修改而成,工作频率为66MHz。AGP总线直接与主板的北桥芯片相连,且通过该接口,让显示芯片与系统主内存直接相连,避免了窄带宽的PCI总线形成的系统瓶颈,增加3D图形数据传输速度,同时在显存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调用系统主内存。所以,它拥有很高的传输速率,这是PCI等总线无法与其相比拟的。由于采用了数据读写的流水线操作,减少了内存等待时间,数据传输速度有了很大提高;具有133MHz及更高的数据传输频率;地址信号与数据信号分离,可提高随机内存访问的速度;采用并行操作,允许在CPU访问系统RAM的同时,AGP显示卡访问AGP内存;显示带宽也不与其它设备共享,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性能。AGP标准,在使用32位总线时,有66MHz和133MHz两种工作频率,最高数据传输率为266Mbps和533Mbps。而PCI总线,理论上的最大传输率仅为133Mbps。目前,最高规格的AGP8X模式下,数据传输速度达到了2.1GB/s。AGP接口的发展,经历了AGP1.0(AGP1X、AGP2X)、AGP2.0(AGPPro和AGP4X)、AGP3.0(AGP8X)等阶段,其传输速度也从最早的AGP1X的266MB/S的带宽,发展到了AGP8X的2.1GB/S。1)AGP1.0(AGP1X、AGP2X)1996年7月AGP1.0图形标准问世,分为1X和2X两种模式,数据传输带宽分别达到了266MB/s和533MB/s。这种图形接口规范,是在66MHzPCI2.1规范基础上经过扩充和加强而形成的,其工作频率为66MHz,工作电压为3.3V,在一段时间内基本满足了显示设备与系统交换数据的需要。这种规范中的AGP带宽很小,现在已经被淘汰了,只有在前几年的老主板上还见得到。2)AGP2.0(AGP4X)显示芯片的飞速发展,图形卡单位时间内所能处理的数据呈几何级数成倍增长,AGP1.0图形标准越来越难以满足技术的进步了。由此AGP2.0便应运而生了。1998年5月份,AGP2.0规范正式发布,工作频率依然是66MHz,但工作电压降低到了1.5V,并且增加了4X模式,这样,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了1066MB/sec,数据传输能力大大地增强了。3)AGPProAGPPro接口与AGP2.0同时推出,这是一种为了满足显示设备功耗日益加大的现实而研发的图形接口标准。应用该技术的图形接口,主要的特点是比AGP4X略长一些,其加长部分,可容纳更多的电源引脚,使得这种接口可以驱动功耗更大(25-110w)或者处理能力更强大的AGP显卡。这种标准,其实是专为高端图形工作站而设计的,完全兼容AGP4X规范,使得AGP4X的显卡也可以插在这种插槽中正常使用。AGP Pro在原有AGP插槽的两侧进行延伸,提供额外的电能。它是用来增强而不是取代现有AGP插槽的功能。根据所能提供能量的不同,可以把AGPPro细分为AGPPro110和AGPPro50。在某些高档台式机主板上,也能见到AGPPro插槽,例如,华硕的许多主板。4)AGP3.0(AGP8X)2000年8月,Intel推出AGP3.0规范,工作电压降到0.8V,并增加了8X模式,这样,它的数据传输带宽达到了2133MB/sec,数据传输能力相对于AGP4X成倍增长,能较好的满足当前显示设备的带宽需求。5)AGP接口的模式传输方式不同AGP接口的模式传输方式不同。1X模式的AGP,工作频率达到了PCI总线的两倍——66MHz,传输带宽理论上可达到266MB/s。AGP2X工作频率同样为66MHz,但是它使用了正负沿(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的工作方式,在这种触发方式中,在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传送一次数据,从而使得一个工作周期先后被触发两次,使传输带宽达到了加倍的目的。而这种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为133MHz。这样,AGP2X的传输带宽,就达到了266MB/s×2(触发次数)=533MB/s的高度。AGP4X仍使用了这种信号触发方式,只是利用两个触发信号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下降沿分别引起两次触发,从而达到了在一个时钟周期中触发4次的目的。这样,在理论上它就可以达到266MB/s×2(单信号触发次数)×2(信号个数)=1066MB/s的带宽了。在AGP8X规范中,这种触发模式仍然使用,只是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变成266MHz,两个信号触发点也变成了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单信号触发次数为4次。这样,它在一个时钟周期所能传输的数据,就从AGP4X的4倍,变成了8倍,理论传输带宽将可达到266MB/s×4(单信号触发次数)×2(信号个数)=2133MB/s的高度了。图1目前,常用的AGP接口为AGP4X、AGPPRO、AGP通用及AGP8X接口。需要说明的是,由于AGP3.0显卡的额定电压为0.8—1.5V,因此不能把AGP8X的显卡插接到AGP1.0规格的插槽中。这就是说,AGP8X规格与旧有的AGP1X/2X模式不兼容。而对于AGP4X系统,AGP8X显卡仍旧在其上工作,但仅会以AGP4X模式工作,无法发挥AGP8X的优势。PCIExpress接口PCIExpress是新一代的总线接口,而采用此类接口的显卡产品,已经在2004年正式面世。早在2001年的春季“英特尔开发者论坛”上,英特尔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术取代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并称之为第三代I/O总线技术。随后在2001年底,包括Intel、AMD、DELL、IBM在内的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开始起草新技术的规范,并在2002年完成,对其正式命名为PCIExpress。PCIExpress采用了目前业内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比起PCI以及更早期的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架构,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向整个总线请求带宽,而且可以把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频率,达到PCI所不能提供的高带宽。相对于传统PCI总线在单一时间周期内只能实现单向传输,PCIExpress的双单工连接,能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质量,它们之间的差异跟半双工和全双工类似。PCIExpress的接口,根据总线位宽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X1、X4、X8以及X16(X2模式将用于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较短的PCIExpress卡,可以插入较长的PCIExpress插槽中使用。PCIExpress接口能够支持热拔插,这也是个不小的飞跃。PCIExpress卡支持的三种电压,分别为+3.3V、3.3Vaux以及+12V。用于取代AGP接口的PCIExpress接口位宽为X16,将能够提供5GB/s的带宽,即便有编码上的损耗,但仍能够提供约为4GB/s左右的实际带宽,远远超过AGP8X的2.1GB/s的带宽。PCIExpress规格从1条通道连接到32条通道连接,有非常强的伸缩性,以满足不同系统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不同的需求。例如,PCIExpressX1规格支持双向数据传输,每向数据传输带宽250MB/s,PCIExpressX1已经可以满足主流声效芯片、网卡芯片和存储设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但是远远无法满足图形芯片对数据传输带宽的需求。因此,必须采用PCIExpressX16,即16条点对点数据传输通道连接来取代传统的AGP总线。PCIExpressX16也支持双向数据传输,每向数据传输带宽高达4GB/s,双向数据传输带宽有8GB/s之多。相比之下,目前广泛采用的AGP8X数据传输,只提供2.1GB/s的数据传输带宽。尽管PCIExpress技术规格允许实现X1(250MB/秒),X2、X4、X8、X12,X16和X32通道规格,但是依目前形式来看,PCIExpressX1和PCIExpressX16将成为PCIExpress主流规格,同时芯片组厂商将在南桥芯片当中,添加对PCIExpressX1的支持,在北桥芯片当中添加对PCIExpressX16的支持。除去提供极高数据传输带宽之外,PCIExpress因为采用串行数据包方式传递数据,所以PCIExpress接口每个针脚可以获得比传统I/O标准更多的带宽。这样,就可以降低PCIExpress设备生产成本和体积。另外,PCIExpress也支持高阶电源管理,支持热插拔,支持数据同步传输,为优先传输数据进行带宽优化。在兼容性方面,PCIExpress在软件层面上兼容目前的PCI技术和设备,支持PCI设备和内存模组的初始化。也就是说,目前的驱动程序、操作系统无需推倒重来,就可以支持PCIExpress设备。PCI-E1.0规范:PCI-E1X(1.0标准)采用单向2.5G的波特率进行传输,由于每一字节为10位(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结束位),所以传输速率为2.5G/10=250MB/S(250兆字节每秒),由此可以计算出来PCI-E16X的单向传输速率为250MB/S*16=4GB/S,双向传输速率为8GB/S。目前P43以下主板(不含P43)采用PCI-E16X(1.0标准),PCIe-104Express以及PCIe-104采用PCI-E1.0规范。PCI-E2.0规范:PCI-E1X(2.0标准)采用单向5G的波特率进行传输,由于每一字节为10位(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结束位),所以单向传输速率为5G/10=500MB/S(500兆字节每秒),由此可以计算出来PCI-E16X(2.0标准)的单向传输速率为500MB/S*16=8GB/S,双向传输速率为16GB/S,PCI-E32X(2.0标准)的船速速率为32GB/S,目前P43,P45,P55及以上主板均带有PCI-E16X(2.0标准)插槽.PCI-E3.0规范:PCI-E1X(3.0标准)采用单向10G的波特率进行传输,由于每一字节为10位(1位起始位,8位数据位,1位结束位),所以单向传输速率为10G/10=1000MB/S(1000兆字节每秒),由此可以计算出来PCI-E16X(3.0标准)的单向传输速率为1000MB/S*16=16GB/S,双向传输速率为32GB/S,PCI-E32X(3.0标准)的双向传输速率高达64GB/S,该规范将于2010年正式发布。

26、以上内容涉及到了几乎所有的电脑接口,内容比较多,建议收藏后慢慢消化,加油小伙伴们!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相关推荐
  • 阅读量:21
  • 阅读量:84
  • 阅读量:66
  • 阅读量:84
  • 阅读量:38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