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硬盘使用细节解析

2025-04-05 11:15:29

1、移动硬盘使用细节一、为什么移动硬盘几乎用的都是5400转而非7200转速的呢?   转速(Rotationl Speed),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   那为什么移动硬盘几乎用得都是5400转而非7200转速的呢?从速度上看,移动硬盘大都采用的是USB2.0接口,读写速度最高也仅为60MB/s,从一定程度上限制的移动硬盘的速度,也许USB3.0的到来,7200转速硬盘的普及,移动硬盘的传输速度会有大幅度的提升。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随着转速提高会造成的温度上升,对移动硬盘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噪音也变大,又必须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这些都对移动硬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同时转速的提高,也意味着电机的功耗将增大,容易出现USB的供电原因。而且移动硬盘的读写速度不能和机内硬盘相比,5400转足够,而且噪音低耗电少,在性价比方面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移动硬盘使用细节解析

2、移动硬盘使用细节二、为什么有的移动硬盘用的是双头USB接线而有的只是普通的单接头USB接线呢?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一个移动硬盘使用细节,有的移动硬盘里面配送的是双头USB接线而有的只是普通的单接头USB接线,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现在一些转速特别快的移动硬盘,其工作电流有时已经达到1A标准,这样的功率已经超过正常功率的双倍,所以此时单纯依靠一个USb接口为其提供足够的动力之源已经不是很现实的了。   在供电不足的情况下USB设备容易造成数据丢失甚至硬盘损坏,这时就需要给移动硬盘进行独立供电,因此大部分移动硬盘都设计了DC-IN直流电插口以解决这个问题,而有的则是提供双头USB接线。

移动硬盘使用细节解析

3、移动硬盘使用细节三、eSATA接口的移动硬盘为什么不能普及?   大容量的移动硬盘同时具有高速性和便携性,相信是每个消费者都梦寐以求的,然而采用eSATA接口的移动硬盘近来已逐渐成为各种储存设备关注的焦点。   SATA是SerialATA的缩写,即串行ATA。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S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而且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可以在较少的位宽下使用较高的工作频率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带宽。   eSATA虽然使用方便、速度飞快,但需要辅助供电是其致命伤,这也直接造成eSATA远没有USB 2.0那样普及。但据了解SATA-IO组织已经着手开始制定新的“Power over eSATA”规范,即使用同一条线缆传输数据和供电。简单地说,新接口相当于eSATA与USB 2.0的综合体,集前者3Gbps的传输速度与后者的可直接供电特性于一身,相信eSATA的春天也不会太远。

移动硬盘使用细节解析

4、移动硬盘使用细节四、移动硬盘都是越薄越好么?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移动硬盘不仅性能不断的提升,外形也越做越漂亮,越来越薄了。导致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除了性能之外,轻薄的外观也是选购时参考的标准之一,但移动硬盘真的事是越薄越好么?   其实一味的最求轻薄,使得很多产品都不具备防震措施,有些甚至连最基本的防震填充物都没有(其实就是一个笔记本硬盘加上一个薄薄的塑料或者金属盒子),其存储数据的可靠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般来说,机身外壳越薄抗震能力越差。为了防止意外摔落对移动硬盘的损坏,有一些商家推出了超强抗震移动硬盘,宣称自己是2米防摔落。其实高度根本就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因为很多移动硬盘产品从5米甚至10米高度摔落时仍然可能完好无损,可惜只是一两次的运气好而已。我们应该关注这个产品是否通过了专业实验室不同角度数百次以上的摔落测试,通常移动硬盘意外摔落的高度为1米左右。

移动硬盘使用细节解析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