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理论
竹林寺净检女科医师认为:耳为周身清阳交会之所,通肾气,连肝、胆二经。《辨证录》曰:“少阳胆忻稿痞烁气不舒,而风邪乘之,火不得散,故生此病。”即明中耳炎一症,盖因患者肝胆失调,清气不舒,风毒热邪趁势入侵体内,循少阳经络上蒸,以致热郁血络,邪毒侵耳,炎灼鼓膜,以生炎症。
中医治疗优势
与其他治疗方法比
滴耳液:具体使用方法是:病人取坐位或者卧位,耳朵朝上,将耳朵向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此方法疗效一般,而且这种滴耳治疗方法容易引起患者眩晕,治疗不彻底,很容易复发。
内服中药,内服药丸:需经过肠胃、肝肾再到耳朵患处,见效缓慢,内服药物需要肝肾代谢,对脏腑造成一定的负担。且非直接接触中耳炎患处,针对性给药,所以药效很不显著。
耳贴:属于保健品的万金油,甚至晕车也能用,谈不上治疗。只能轻微减轻患者的一些耳鸣症状,更谈不上消炎排脓灭菌治疗中耳炎。
中药散剂治疗的优势
优点:可直接作用于病患处,无痛无风险,无任何毒副作用,可完成中耳炎的康复治疗!
粘、洗:外耳道及中耳内如果有较多的脓汁存留,滴什么药物都难以有效。因此清除脓液是治疗的关键,可用棉签仔细的擦拭,或用吸引器吸出。如脓汁粘稠,不容易擦出时,可用3%双氧水清洗,然后再用吸引器吸出或用棉棒擦拭。
吹耳:以纸卷成细管或用细塑料管摄入适量的”开窍清耳方“药粉,吹入耳道深部。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阅读量:43
阅读量:42
阅读量:25
阅读量:59
阅读量: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