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负离子是不良气体吗?
近段时间,“负离子”的概念随着雾霾的频繁造访逐渐被大众普及,网络上对负离子的态度褒贬不一:“负离子万能论”、“负离子有害论”、“负离子就是臭氧”大家众说纷纭,那么负离子究竟是什么?空气负离子是不良气体吗?
负离子作为我们生存环境中的一种自然因子,通过与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形成空气负离子(即负氧离子),空气负离子指得是带有一个或多个电子,显示负电性的氧气离子。那么空气负离子是不良气体吗?它的存在对人体有害吗?
空气负离子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由于空气负离子带有多余电子,能聚集空气中通常呈负电性的粉尘颗粒、细菌病毒,使其凝聚成球而沉淀。所以空气负离子具有一定净化空气的作用,是衡量空气是否清新的重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对清新空气的界定是负氧离子浓度达到1000个—1500/cm³。
同时联合国空气环保领域的众多专家研究证实,生态级负离子(即小粒径负离子),因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较远的迁移距离,可以主动出击捕捉小粒微尘,使其凝聚而沉淀,有效除去空气2.5微米(PM2.5)及以下的微尘,甚至1微米的微粒,从而减少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从这一方面看,“空气负离子是不良气体吗?”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生态级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具有医疗保健作用
清华大学博导、中科院专家林金明教授所著的《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一书中如下定义: 空气的正、负离子,按其迁移率大小可分为大、中、小离子。对人体有益的是小离子,也称为轻离子,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小离子或小离子团更易于进入生物体。
医学研究表明,空气负离子浓度与人体健康呈正相关关系,当人类生活环境中的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浓度达到5000 个以上时,就会对人体具有治疗疾病的效果。而且根据目前国内外的负离子医学临床研究情况,尚未有负离子对人体有副作用的报告,因此可以理解为负离子对人体 “多多益善”。
研究发现,生态级负离子(即小粒径负离子)因其粒径小,活性高,易于被生物体吸收,可透过人体的血脑屏障,发挥对人体的医疗保健作用。
首先空气负离子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突出作用。在化学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得到电子被还原,失去电子的分子(团) 或原子显示正电性叫正离子,得到电子的分子(团)或原子显示负电性叫负离子。负离子带有多余电子,可以补充给老化细胞或血球电子。从而实现抗氧化,防衰老,消减自由基的作用。
其次,空气负离子对人体八大系统,36种以上的疾病具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包括对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癌症等都能起到一定防治的作用。
最后,空气负氧离子还能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让营养物能进入细胞进行代谢,转换成能量供人体利用。比如血液中的糖能进入细胞代谢,血糖值就会下降。所以负离子对维持细胞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对生命体给予自然界的能量负离子,可以使破坏人体健康的酸性、氧化、活性氧、乳酸等因素逐渐减少,给生命体内部创造良好的环境,激活细胞的新陈代谢,造就健康的身体,增强生命体自然治愈能力,进而克服疾病。
据悉,著名的巴马长寿村村民长寿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巴马地区空气质量非常好。据监测,一般城市里每立方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仅100—300,而在巴马长寿村的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可达3万—5万每立方米。高浓度的负离子环境成为巴马人健康长寿的“奥秘”。广西巴马的空气负离子活性非常高,能够快速的扩散出去,在广西巴马上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空气负离子浴环境,由此造就广西巴马居民的长命百岁。活性高迁移距离远的负离子是小粒径的轻离子,也就是小粒径负离子。所以小粒径的负离子就是生态级空气负离子,生态级负离子就是小粒径负离子。
“空气负离子是不良气体吗?”答案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