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考试焦虑的方法与训练

2025-04-12 23:59:08

1、人的生理活动都是有一定的节律的,无论是体力、情绪还是智力活动都有自己的生物节律,不仅每咧矸苒禺月有高潮、低潮,每天也有相应的高潮、低潮,晚上10点以后人体内的各种功能都处于最低潮、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惰性增大,记忆力也减退,所以考前的适当休息有利于考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减少焦虑的产生,因为在身体不适、疲倦时容易产生焦虑。  为了避免焦虑的产生,除了要注意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外,保证营养的供给也是很重要的。考试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消耗的能量比平时多,所以考生应多吃些含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的食物,如肉、鱼、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保证有充分的体力。

2、考试是对考生所掌握的知识、能力水平的一种测试。在目前升学、就业都需要通过考试来选拔的社会中,考试在中学生心目中无疑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考不好就不能上高中,上大学,考不好就不能得到我喜欢的工作,考不好,我以后还能有什么前途。对考试所导致的对未来前途的担心使得考生考试焦虑状态加剧,于是,本来会做的题不会做了,该得的分也丢了,于是,前途便真的是“黯淡”了。其实,有理智的考生都应知道,考试中想这些问题只会影响考试成绩。所以,考试时能够专心致志地做题,不去想“我会得多少分”之类的结果反而会好一些。

3、他们一般都在考前复习阶段就不能全力以赴地复习迎考,思绪总为与考试有关的消极因素所困扰,如我肯定考不好了,要是不及格该怎么办?考不好该多丢人,我真是没用,老也考不好等等。这些话有时是与别人说的,意在发泄、逃避,但更多的是对自己讲的。这些消极的陈述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预料自己在考试中得不到好成绩;(2)过分夸大成绩不好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3)转移对考试行为的注意力;(4)严厉地进行自我责备;(5)对自己的能力、价值表示怀疑;(6)不相信自己的目标可以达到。

声明:本网站引用、摘录或转载内容仅供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存在版权或非法内容,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邮箱:site.kefu@qq.com。
猜你喜欢